2008年8月,美國休士頓。
下午兩點,我與丈夫、三個女兒以及我的爸媽,抵達波士頓機場。午後的陽光刺眼,但微風舒爽,晴空萬里無雲。
我大口地吸入異國的空氣後,揚起了嘴角。想著,啊,終於到了。
我原本在日本擔任婦產科醫師,而且有三個幼齡孩子,該做的家事一樣沒少地準備著各項留學事宜,完全是蠟燭多頭燒的狀態。
話說我帶著三個女兒前往哈佛研究所留學(正確來說應該是與丈夫一同留學,因為丈夫聽說我要去留學,就辭掉了工作,在波士頓另覓其他留學處,我爸媽則留在美國一個月幫忙家務),每個人聽了第一句話都問:「妳怎麼有時間準備留學事宜?」
其中的竅門不過一句話,就是將所有逆境都化為助力。
比方說我剛開始準備留學的當下,是在婦幼綜合診所擔任婦產科醫師,從上午9點工作到下午5點。下班後立刻衝到托兒所接小孩,每天光是帶小孩與做家事就忙不過來了。
哎喲,沒時間啦!時間不夠啦!沒自由啦!
正是在這樣的忙碌狀態下,讓我萌生出要做這個,那個也得做的念頭,什麼都想試試……
突然有一天,一個想法浮上心頭。
咦?我何曾有過這麼強烈的衝勁,想要做點什麼事來著?原來越是「沒空」,就越想做事啊!
「這股鬥志放著不用,未免可惜了!」於是我決定將這股能量發揮到淋漓盡致。或許——「沒空」正是某種新契機呢!
話雖如此,一天就只有24小時;工作、帶小孩、做家事、準備留學,還要睡眠充足,確保身體健康,24小時真的不夠用。
雖然一天24小時的長度沒辦法改變,但是可以提高使用價值!
比方說每個人分到的一分鐘都一樣長,長度上不會有變化,但是卻能夠改變它的利用密度。
也就是,你怎麼過這一分鐘,怎麼提高一分鐘的精確度,怎麼讓一分鐘變得更有價值?在這一分鐘之內,你能塞進多少東西?
這就是「時間密度」,如果大大提升它,讓時間緊密濃稠,肯定能夠感受到一天有25,甚至26小時那樣長。
從下決心「我要留學!」開始,到考上哈佛研究所、完成學業的這三年時光,仍然是我人生中的重大轉機。
在每天的工作、育兒、家事轟炸下,要如何利用匱乏的時間,努力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並堅持到底呢?
這樣說或許稍嫌誇張,但對我來說,這的確是開啟人生之門的鑰匙。
而且我認為,我們隨時都有辦法開啟下一個人生之門。
為此,我衷心希望將自己實際體驗得來的人生啟示,毫無保留地傳達給各位讀者。
◎檢討應辦事項的總量
活用早晨時間另有法寶
晚上早早就寢,早上早早起床。運用清晨時間這招,乍看之下似乎只要早起就能妥善運用時間,萬事如意,但其實裡面有個陷阱。
如果不改變應辦事項的總量,無論多麼早睡早起,也只是將晚上做的事情挪到早上罷了。
就我的例子,從回到家到睡覺為止的期間,必須準備晚餐、吃晚餐、收拾餐桌、把晾乾的衣服收起來、摺衣服、收納衣服、洗澡、洗衣、準備隔天托兒所要用的東西、檢查聯絡簿等等。還要回電子郵件、填文件交給托兒所與公家機關,做不完的例行公事。
如果這些事情不做就上床睡覺,隔天早上當然還得花時間處理。如果不改變應辦事項的總量,好不容易早起了,還是沒時間念書。
應該有什麼方法,在孩子醒著時把應辦事項一口氣全部完成吧?
但我家孩子就是不准我這麼做。本來想趁念故事書的空檔晾衣服,女兒卻拿著故事書過來說「媽媽唸~」;想寫文件與聯絡簿,女兒就開心地擠過來亂塗鴉,總之想做什麼家事都會被打斷。
原本我能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就不長,至少晚上不該邊處理家事邊帶小孩,應該專心與小孩相處才是。
那麼我如何能做好家務雜事,又能陪小孩玩,更進一步找出念書時間?其實,我有許多厲害的好幫手。
早在下定決心留學之前,我就因為某個契機,將一部分家事(做晚餐、洗衣服、整理雜物)外包給其他人做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