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彥甫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本尼分校公共行政碩士)
本人上一篇蘋果投稿《三位陸生眼中的中國與一位台灣人的自我反省》(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40413/378370) 主要在於分享我和三位陸生交流的第一手資訊,沒有太多的思考與分析。
本篇希望接續該主題,藉由分享我參加兩岸服貿協議演講,以及會後與幾位參與者交流之後的心得,對兩岸議題進行更深入的剖析。
經過早上和陸生間的談話,我在參與演講的過程中,因此較不關注在兩岸服貿的議題,而是仔細去聽講者們對於中國政府更多的觀察和研究。
其中,紐約大學歷史和東亞研究的教授Rebecca Karl,有點氣憤的提到,紐約大學在上海的分校被中國政府限制不能教授某些科目,這很明顯就侵害到他們的言論自由。
我相信類似的例子一定層出不窮,例如中國政府會限制網路上出現某部分關鍵字,也就是所謂的敏感詞檢查,就連英國官方前天公布的《2013年人權與民主報告》,都要用「人(木又)」取代「人權」、「MZ」取代「民主」。
中國政府限制言論自由是眾所皆知的事,也是反兩岸服貿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深怕中國政府會藉由控制書籍通路、影響主流媒體來限制台灣的言論傳播的自由。
現在的問題是,當中國的民眾因為社群網路(微博、微信)的崛起,加上「翻牆」逐漸普及於年輕世代,而感覺到自己的言論不再受到政府相當程度限制,那他們會不會就因此不主動抗爭、去衝撞去爭取基本的言論自由?值得我們去思考。
另外,其中一位陸生認為目前群眾的輿論壓力在某種的程度上已經足以影響中國政府的作為,像是政府會立即懲處被民眾圍剿的貪污、不法或違反民意的官員。
這讓我聯想到這幾天包圍中正一分局的事件,局長方仰寧因有違憲之嫌,導致群眾憤而發動「路過」,要求局長下台負責,結果方仰寧表示口頭請辭並接受調查,而公投盟也得以恢復路權。
這兩者看似有著近乎相同的因果模式,但我認為之間還是有蠻大的區別。下面分成「法治」和「民主」兩者來談。
關於中正一分局的事件,不論最後調查的結果如何,都有相關的法令可以作為評斷的依據。
然而,假如中國方面真的是依靠民怨的大小來作為是否要懲處、用什麼方式來懲處的判斷依據,這樣離所謂的法治社會其實還有大一段距離。即使上級因為有肅清的決心而有所作為,那也比較偏向人治的社會,只不過有個開明的領導。
可惜,上述的假設只能算是個人推測,目前無法被驗證,因為懲處的官員的確都有不法之實,所以無法完全認定說是因為民怨所以才有調查和懲處。
另外,如果真的要證實是因民怨高漲而懲處比較嚴重,那就必須找到兩個同等職位、與黨內高層關係差不多、且犯罪程度近乎相同的官員進行比較,對照其懲處方式和當時民怨的大小。這樣的研究,幾乎不太可能完成,因為符合的樣本數應該近乎於零。
第二點是關於民主的假象。稍早,我在新浪微博上搜尋「茂名」,有找到零星關於群眾示威反對PX化工廠的報導,當中大多數是官方澄清警察沒有打死抗議的人、坦克鎮壓只是誤傳,以及事後警方調查、拘提多少激進的圍事者。
對照台灣和其他國際媒體,其中坦克鎮壓極可能是誤傳,但鎮暴警察打死數十人、打傷至少百人卻是不爭的事實。
我認為真正的民主,有很大部分是要依靠民眾去廣泛接收資訊、了解事實,然後做出判斷,並反應出自己的意見。
當資訊無法被有效率且正確的傳遞時,所形成的民意、民怨,雖然可能有辦法影響政府的作為,但我不會認為那是民主的表現,而只不過是假象而已。
台灣的現況,其實也出現所謂的民主的假象,只不過是表現在另一種不容易被察覺的形式。
民選官員,將藉由選票所獲得的民意基礎作無限制的延伸,以為其任期內的任何作為都足以代表民意,這導致他們大多認為公民只有在選舉或罷免的時候才有絕對的正當性來影響政策的決定。
像現在兩岸服貿的公聽會,都快變成政府的政策宣導管道,沒有經過審慎評估過的利大於弊也一再被強調,彷彿政府可以完全不理會其他團體的聲音。
當公民、利益團體所表達的意見和疑慮只被當作參考、甚至被忽視,而非認真對待或是考慮納為政策考量的依據時,那民主,就真的只存在於表面的假象而已。
即時論壇》徵稿
你對新聞是否不吐不快,《蘋果日報即時新聞》新闢《即時論壇》,歡迎讀者投稿,對新聞時事表達意見。來稿請寄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文長以500字為限,一經錄用,將發布在蘋果日報即時新聞區,唯不付稿酬。
請勿一稿兩投,本報有刪改權,當天未見報,請另行處理,不另退件或通知。
【臉團】:臉書熱門粉絲團最新動態大集合【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