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病因尚未發現以前,疾病治療都是「對症下藥」,按照症狀和徵候給予藥物,像鎮痛劑、解熱藥、止咳劑、化痰藥等。病因發現以後,就可以「對因下藥」,針對特定病因研發預防和治療的方法,像疫苗、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等。
柯霍氏準則 不能通用
探索人類疾病的病因,有效防治疾病,一直是醫學科學家努力的方向。190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德國微生物學家羅伯‧柯霍(Robert Koch),在19世紀末提出判斷傳染病因的「柯霍氏準則」:「自罹病生物體內可找到病原,該病原可在體外培養,培養成功的病原可使健康生物體發病,其體內也可以發現該病原。」該準則強調「一對一」的疾病因果關係,也就是「感染該病原就會發病,發病都是該病原引起。」
但柯霍本人也發現,並非所有傳染病原都可以完全符合柯霍氏準則,有些感染者不會發病,有些發病者卻找不到病原。但該準則對傳染病原的探索及防治,有很大的貢獻。
退化性疾病 健康殺手
20世紀初期以來,許多傳染病原陸續被發現,加上化學藥物、疫苗、抗生素、抗病毒藥物的研發成功,有效控制傳染病對人類的危害。到了20世紀中期,隨著平均壽命延長與人口老化,退化性疾病日益重要,像癌症、冠狀動脈心臟病、腦中風、失智症等,成為人類健康的重要殺手。
柯霍氏準則對退化性疾病的病因探索,完全不適用。因為一種疾病可以由眾多病因造成,而一個病因也會造成多種疾病,像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抽菸、慢性砷中毒,都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病因,而抽菸則是肺癌、口腔癌、冠狀動脈心臟病、慢性支氣管炎、胎兒畸形的病因。「一對一的因果關係」,顯然不能作為退化性疾病的病因判定準則。
預測罹病風險 需追蹤研究
探討退化性疾病的多重病因,必須應用流行病學的不同研究方法。若要預測長期罹病風險,必須長期追蹤研究。在研究開始時,收集各式各樣病因的暴露資料、血液或尿液等生物檢體,並且進行血壓、血糖、血脂等生物標誌的檢測。
然後定期追蹤研究對象,分析「有風險因子暴露者,發生疾病的機率是否有顯著差異?」,並計算發病的相對風險。由於每個人的多重風險因子暴露狀況不同,長期罹病機率也不同。「疾病風險評估表」就是根據長期追蹤研究資料,設計出推算發病機率的風險表,可協助醫師和民眾,進行預防保健或臨床診療的參考。
心臟病發生率 6風險因子
以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預測為例,按照美國Framingham長期研究,年齡、總膽固醇、高密度膽固醇、血壓、糖尿病、抽菸等,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6個病因,也可以用來估算未來發病的機率,稱為風險因子。將風險因子分組,分別給予不同的風險分數,再將分數加總,即可以推算10年內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率。
一位62歲,總膽固醇212mg/dl、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50mg/dl、血壓124/74mmHg、無糖尿病、不抽菸的人,根據風險分數表,他的6項風險因子分數分別是5、1、0、0、0、0,總分是6。他未來10年出現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累積機率是10%。如果他的總膽固醇可以降到160mg/dl以下(-3分)、高密度膽固醇可以上升至60mg/dl以上(-2分),他的風險總分為0分,未來10年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累積機率就可降為3%。
個人化的疾病風險預測,讓醫師和民眾了解預防醫學的重要,雖然年齡無法改變,但只要有效控制血糖、血脂、血壓,戒菸,就可大幅度降低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發生風險。
全民健保給付的成人健康檢查,就包括血糖、血脂、血壓測量,一旦發現異常,即可轉介醫師處理,早期發現三高,透過減輕體重、控制飲食、藥物治療等,可有效預防冠狀動脈心臟病,並減少血管攝影、心導管檢查、裝置血管支架、血管繞道手術等昂貴診療費用的支出。
疾病追蹤研究 徵求20萬人
各種常見疾病的風險預測分數,在不同種族、不同國家,也可能不盡相同。若要發展簡易又精準的疾病風險預測表,必須在台灣進行大規模的長期追蹤研究。中央研究院與14家醫院共同推動的「台灣人體資料庫(Taiwan Biobank)」將徵求20萬名民眾參加台灣常見疾病的長期追蹤研究。
希望在不久的未來,能夠發現具有預測效力的生物標誌,設計出精準的疾病風險預測表,提供國人主動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態,落實個人化預防保健計畫,進而延年益壽而永保安康。
(本文作者陳建仁為中研院院士、中研院副院長)
●健康名人堂邀請國內外醫藥公共衛生專家分享健康觀點與視野,每周二刊出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