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條約》曾是英法聯軍強占中國土地的記痕,甚至影響台灣港口,包括打狗、滬尾等地的開放。喪失主權的運作,卻也是台灣西化進程的文化現實……
【壹 迷煙】
大風大雨的菲特颱風來襲,飛機延誤起飛,經過三小時抵達天津東亞運會場,卻是個風和日麗的天候。看來中華體育健兒可以大展身手。
我,張眼看看這個都市的外貌,印證些許歷史描述的景象,是否相符想像圖影。當然時空的轉移,當年發生在天津的種種事件,有的成為記憶,有的只能自我調適認識世態起落的平衡。
好比《天津條約》曾是英法聯軍強占中國土地的記痕,甚至影響台灣港口,包括打狗、滬尾等地的開放。喪失主權的運作,卻也是台灣西化進程的文化現實,如煙雲過往,卻有朵朵心緒凝固。
不是嗎?天津的西洋古厝,或是依山傍水景觀設計,來自法式文化的浪漫,午後在庭廊啜飲咖啡,望望紅衣少女迆邐在青翠的平板木造廣場上,太陽公公灑下一地的秋陽,美麗在人為與自然之間的諧和,加上青青草地映水岸的波紋,雖然沒有中國江南的水鄉澤國造境,卻也符合色彩相濟的溫度,紅中帶綠、綠中存點點紅暈如少女的頰面。
【貳 煙台】
真是個古城名邑,距離北京車程一點多鐘,熱鬧程度兩市在伯仲之間,有時候會忘卻身在何處的環境,包括城貌的新舊雜陳,或是飲食習慣的提供,甚至那濃濃的捲舌音皆一脈相承。
至於更早的文明歷史,天津造城來自古燕國、齊國或周天子賴以交流的國際活動,天津人都熱烈強調他們的文化燦爛。
遠自千年前的古蹟固然使人流連忘返,一股悠悠歲月情思油然而生,雖有「霧失樓台,月迷津渡」的深遠,但近百年來自八國聯軍後的強租界地,而留下西歐文明的建築藝術,在文化的意義上,是外來美學觀點,融合中國古典傳統的組合,有種後現代的時代思維。好比「第五大道」古街的歐式建築,雖然以巴洛克形式立象,卻有東方色彩的「禪」式空靈,有些也引進水榭與山林。
|
「泥人張」雕塑,以歷史題材所詮釋的故事內容,是藝術性造象的極致功夫。 圖/黃光男提供 |
天津的藝術表現,不論是楊柳青民俗版畫,或者至今仍聞名於世「泥人張」雕塑,以歷史題材所詮釋的故事內容,除了活化歷史人物的故事,藝術造象上也下了極致功夫。
【參 海神】
海濤衝天,碧波萬傾,天津海域即如天際無涯,只看船舫穿梭布點,無限星空映現人間。
不知道海深是萬里還是咫尺?海是朋友還是諍客,一群群「討海人」被浪濤襲擊、呼天嗆地時,飄飄然海神自天而降,被喻為天上聖母—─媽祖展開救難行動的傳說,使生命得到安頓。於是這些日積月累的受惠人感恩之餘,便共同發起建廟活動,在天津建立一間媽祖廟供人膜拜,香火延續七百年,從舊日簡陋到當前精巧、或說是雕梁畫棟、金碧輝煌,彰顯神靈長存、庇護萬生的氣勢。
比台灣的媽祖廟更受青睞的原因,除了歷史因素外,文化傳承常在民俗紀念中拔得頭籌,其中自宋代之後的儒、道相承的廟會,更具合了中華民族信仰的血脈,媽祖代表了人們共同信任的人性價值。
我躡步仰望文化街的廟宇,圍繞廟埕四周的街巷,滿是工藝產品,最具特色的是以媽祖為造像的神像、神筊、神桌所衍生的各類雕刻或書畫作品,可說是文創產業的範圍,也具備了觀光的效益。
宗教的文創產業在中國被喚醒時,台灣的神明更廣,是否也能作為敬神感物的文創產的資源呢?我雙手合十,祈求天長地久、神采照亮寶島長春。
【肆 吶喊】
與教育文化工作者寒暄,雖在匆忙中各述自己創作或追求理想的心情,但在尋幽訪勝、祈求百花盛開時,卻如天津迷煙在現場的晃動。好在荷塘猶存香遠溢清,能否先看看正在忘情用勁的運動競賽。
我隨著同仁趕了幾場團體賽,其中實力都在伯仲之間。台日棒球賽,整場過程與結果,據專家說,從來沒看過會在七局提前結束比賽,是因為我們的陣容如此堅強,團隊用心用力,中華隊大勝!另外一場台日排球賽,我們的健兒剛從中東比賽回來,看來有些恍神,一、二局均被擊潰,再輸一局就要被淘汰,此時卓署長下達啦啦吶喊,竟然在五局完賽之後,露出勝利笑容。啊!高潮迭起,風起雲湧,成功與失敗僅在一念之間、也在團結的氣勢。實力相當的拚勁是有關意志的發揮啊。
已經多年未在運動場內搖旗吶喊,而今參與激烈競技中,似乎忘了今非昔比的立場,那些緊張刺激的現場,頻頻拭汗擦手、手舞足蹈,陷在人生不知老少年,只緣歲月已暮老的隻影相隨。
【伍 秋風】
已經日高三竿的時刻,天津天空仍然煙霧瀰漫,雖不至於灰濛濛地讓人拭淚,卻也在審視可能入鏡的景色,至少讓即將離開初次到這個不算古城,卻也有五、六百年歷史名城的旅者有個較明確的輪廓。
並不太在意時間的多寡,總以為有花一現便知「春來了」的期待。於是到機場報到前,請友人帶著盼望的心情,給予一些協助。果然在微光中看到天津的海河,漣漪波光映河心,一直連綿接壤海峽波浪。
翠堤綠柳紅葉,行人悠閒徜徉在初秋的靜謐道路上,張望著岸邊古典兼新潮的建築樓舍,指指點點風情顏色是否在詩意鑲嵌的古厝,或聽聽耆老說當年的故事,使人感懷天津畢竟承受百年歷史極速變化,是仍保有文化氣質的城。
好比「望海樓」是棟古雅的教堂、「天宮廟」是媽祖守鎮平安的基地,馮國璋舊居也選擇在這裡看白楊變易,還有袁世凱不落人後,知道法國塞納河風情,正斜對海河上的鐵橋,不就是巴黎的新橋造型嗎?橋如路易橋上的鑲金雕像,以及金銅橋的,但沒有完善保護措施,也不知珍惜它的美感文明,有的已經消失了。友人說若歷史可以重來,那麼人也可以選擇生死了,換言之,文化是在經驗累積中得到珍惜的。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