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世界經濟論壇(WEF)日前公佈了2013年「全球競爭力排名報告」,在148個受評比的國家中,台灣排名第12名,較去年進步1名。在亞洲國家中,台灣位居第四,僅落後新加坡(第2)、香港(第7)以及日本(第9),但領先韓國(第25)以及中國大陸(第29)。若以近五年的表現來看,台灣的競爭力排名十分穩定,未來如何進一步的提升競爭力排名,值得討論。
二、WEF競爭力排名分析
(一)台灣近五年競爭力排名穩定
2008年受到全球性金融海嘯的影響,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台灣,受到的衝擊相當嚴重,當年度台灣的全球競爭力排名滑落至第17名。隔年(2009)金融海嘯方興未艾,全球經濟成長率大幅滑落,台灣的排名依然上升至第12名,顯示WEF十份看好台灣經濟復甦的潛力。之後,雖然全球經濟復甦力道遲緩,加上歐洲國家爆發債務危機,但我國競爭力排名依舊十分穩定. 都維持在12及13名,且綜合評比分數持續增長,從2009年的5.20分上升至今年的5.29。WEF即盛讚台灣「過去5年表現十分穩定,且持續強勁」。
(二)台灣「創新」競爭力強勁
WEF的「全球競爭力指標」是由3大類指標組成,包括「基本需要」、「效率增強」以及「創新及成熟因素」等三項,以下又再分成12個中項,以及114個細項指標。台灣在3大指標中以「創新及成熟因素」的表現最好,位居全球的第9位。「創新及成熟因素」大項又可分為「企業成熟度」及「創新」等2項中項,我國在「創新」中項方面排名第8,在亞洲國家僅落後日本(第5),還領先韓國(17)、香港(23)、新加坡(9),以及中國大陸(32),是台灣表現較好的項目之一。事實上,台灣是全球高科技產業發展的重鎮,企業相當重視創新研發的能力,政府也給予相當大的支持,因此「創新」排名領先並不意外。但近來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受到許多的競爭者的威脅,未來如要維持創新的競爭力,勢必要投入更多的資金與人力。
(三)「總體經濟穩定度」有改善空間
在「基本需要」的分類指標中,台灣今年排名第16名,較去年進步1名。在四項中項指標中,「體制」、「基礎建設」及「健康與初等教育」皆較去年持平或進步,只有「總體經濟的穩定」排名32名,較去年下滑4名。主要原因是,2012年受到歐債危機影響,我國經濟未明顯復甦,各項總體經濟指標改善遲緩有關。另外,財政赤字(第91,進9名)與債務(第69,進6名)雖然有進步,但改善速度不及其他國家,以致此中項排名受到影響。
三、結論與建議
(一)分散出口,提升台灣總體經濟穩定度
台灣是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小型經濟體,極易受到全球景氣波動的影響。過去台灣主要以歐美國家為主要出口市場,但隨著歐美國家的經濟成長力道愈趨緩慢,台灣的出口也受到衝擊;反觀新興國家則展現出驚人的發展潛力,根據IMF的統計,2013年包含美國、歐元區以及日本等先進國家之經濟成長率為1.2%,但新興國家則為5.0%,明年更會成長至5.4%。因此,台灣如要提高經濟的穩定度,對外出口策略也要隨之調整。未來,政府應積極協助產業全球布局,一方面鞏固已開發國家市占率,一方面則要爭取新興國家市場商機如:東協國家、中東、南美以及非洲等,以維持台灣出口產業的動能。
(二)引進民間資金,緩解政府債務問題
台灣在「政府債務」及「財政赤字」等兩項細項指標,進步幅度並不顯著。事實上,目前我國債務已達GDP的36.9%,接近法定上限,未來舉債空間有限。因此,未來如何充分利用民間資金,以減輕政府財政負擔,即成為重要課題。目前壽險業可運用資金達12兆元,依規定最高10%可投入公共建設,但卻受到法令嚴格限制,導致實際投入資金不到200億元,比率極低。若政府能放寬政策,充分引導壽險業資金投入公共建設或社會福利事業,將能有效解決政府財政負擔。
(三)基礎建設進步,軟實力待提升
在基礎建設的中項指標中,今年排名第14名,較去年進步3名,且是近年來排名最好的名次,顯見我國在公路建設,還是在航空運輸設施的品質改善上獲得肯定。然而,近來各種國家競爭力的評比,除了考量各國硬體設施的完備外,相關的環境、生活品質、科技與知識等「軟性元素」越來越獲得重視。因此政府未來除了加速各式硬體環境的建置外,對於生活品質及環境也要加以改善,因為只有軟硬體環境兼備,才是好的投資環境,才能創造更高度的競爭力,並吸引世界一流的企業與人才來台投資。
【中央網路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