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新聞網/記者楊又肇/報導】
針對近期旗下影像產品主力於大尺寸感光元件,Sony在此次座談會中說明未來無論在手機或相機產品都會以最大尺寸的感光元件設計為基礎,藉此讓使用者在畫素數字規格提高之餘,也能在畫質表現上獲取平衡。
由於目前消費市場經常在影像產品畫素數字規格,以及實際畫質表現上有所迷思,因此台灣Sony希望藉由說明,讓消費者能更具體的了解影像產品畫素與畫質表現上的關聯,同時也說明Sony影像產品近期未來發展目標,無論是手機或相機等,都會以最大尺寸感光元件應用作為設計基礎。
而在此次座談期間,Sony也針對消費者對於影像產品常見需求做說明,例如希望能有高畫素規格以利拍出清晰影像、拍出等同單眼般柔焦散景效果、不用閃光燈就能拍出很好的夜景畫面,以及更為寬廣的影像拍攝範圍。
其中在增加畫素情況下,確實可提高影像細節與清晰度,但基於感光元件總面積有限,平均每單位畫素面積相對就會縮小,進而使進光量相對減少,最後影響整體影像明亮度;而為了提供更好的散景效果,就必須讓感光元件進光量增加,因此一般作法可將相機拉至廣角端,讓光圈放大,或者採用總面積更大的感光元件、使用背照式感光元件設計等。
而增加感光元件進光量,除了提高影像層次表現,也能抑制影像雜訊生成,進而讓整體影像品質提昇。至於將感光元件面積擴大,相對也會讓整體拍攝範圍增加,也能符合使用者對於寬廣拍攝範圍的需求。
畫素數字規格上的迷思
不過,由於影像畫質對於一般消費者較無絕對比較基準,甚至因個人觀感而有不同,因此目前有不少影像產品會刻意強調影像畫素的數字規格。
雖然在畫素提昇確實會使影像細節增加,但相對也會因為每單位感光面積進光量減少而影響畫質,因此Sony的市場策略便朝向導入大尺寸面積感光元件,同時配合其他如Exmor系列感光元件設計、導入背照式影像技術,或者配合鏡頭調整讓最終影像生成品值得以符合消費者使用需求。
而針對現行智慧型手機拍攝功能快速發展,進而取代部分原有消費數位相機市場地位情況,Sony的市場策略便採取不直接與其競爭,進而將相機主力產品著重於導入大尺寸感光元件的發展,藉此產生市場定位區隔。但針對使用行為不同,Sony方面仍維持部分消費機種推行的作法,只是比例上已經有做調整。
預期2015年突破現有影像技術
Sony強調,以現行技術暫時還無法突破感光元件面積與對焦距離的最低限制,因此仍無法讓大感光元件機種機身尺寸具體縮小。
在目前策略中,Sony針對智慧型手機感光元件設計,仍以1/2.3吋規格為主,而相機產品則是導入1吋以上的感光元件為主,但並不會只是一昧將感光元件加大,仍會看實際產品定位需求,針對感光元件尺寸、畫素、平均每單位畫素感光面積等達成設計平衡,並且配合其他如Exmor技術與鏡頭搭配,進而讓整體影像畫質變好。
|
|
針對智慧型手機、消費相機為主的1/2.3吋規格感光元件 |
針對高階單眼或高階消費機種設計的35mm全片幅感光元件 |
|
未來技術發展 預期2015年突破瓶頸
Sony表示,目前針對感光元件設計目標,將著重於「超越人眼視覺 (Beyound Human Eye)」發展,亦即提供比人眼能有更快捕捉影像瞬間、更顯著的低光影像還原效果,以及更高的動態範圍表現與影像細節呈現效果。
同時,在達成此類技術發展,也一位能有更進一步的應用,例如針對監測攝影機可提供更高影像解析度,同時保有相當畫質表現,或者對應更高的連拍表現、實現高動態攝影等,甚至在動態錄影期間同時拍攝靜態影像能有更好效率表現,以及同時拍攝不同方向影像的影像處理效果。
目前Sony旗下Exmor感光元件技術,從第一代採用類比、數位電力混合技術,以及第二代Exmor R導入電路與感光層對調,藉此提高低光感應的背照式影像技術。目前在第三代Exmor RS則是導入堆疊設計概念,將電路層從感光元件移開,讓感光層能有完整受光面積,同時配合電路層移至其他位置,也能讓機身厚度縮減 (目前主要應用於智慧型手機產品)。
而另一方面,Sony也同樣移除低通濾鏡等方式提高影像品質 (例如近期推出α7R便是透過此類方式提高影像品質),針對未來發展也將針對感光元件模組的資料傳輸率做提昇。目前在本身Sub-LVDS技術約可提供5.76Gbps影像資料傳輸率,未來準備在2015年間實現以SLVS-EC技術為基礎,達成16.4Gbps的影像資料傳輸率。
如此一來,除了可對應更高畫素所帶來龐大資料量 (特別是高畫素動態錄影,以及RAW檔拍攝),也能提高每秒拍攝畫格數量,甚至能將機身四通道傳輸設計簡化為單通道,讓傳輸介面可以變得更為精簡。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