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401(K) 2013@flickr,CC BY-SA 2.0
近幾年,因為政治悶、經濟悶,整個台灣大家都不快樂。在各種經濟指標都負成長的同時,台灣總算拿了個第一,但是這個第一卻讓人更高興不起來。根據 2014 年 4 月16 日台灣內政部營建署所發佈的資料顯示,台北的房價所得比已經高達 15.01 倍。撇開炒作房地產不談,薪資沒有成長才是讓房價所得比不斷飆高的主因。
對於薪資過低,政府比較「積極」的處理方式便是調高基本工資,不過對於大部分的上班族來說,調高基本工資根本不痛不癢,因為就連人人喊打的 22K,也高於 19,273 元。如果這就是政府對於薪資負成長最積極的應對方式,那麼想要追求高薪資真的只能夠靠自己。
從一個科技業的獵頭顧問角度來看,台灣的薪資其實並沒有降低,甚至可以說還有些微的成長。只不過薪資的上升多半集中在多數人接觸不到的領域,也就是高階經理人身上。當多數人在期待每年 1% ~ 3% 的薪資調幅時,某些高層的薪資甚至呈現倍數成長。這樣的薪資結構雖然不健康,但是卻很常見,也很不令人意外,為什麼呢?
看得到的東西才值錢
翻開過去數十年台灣的經濟成長史,幾乎就是全球製造業的縮影,即使是大家口中的「高科技」產業,也不過就是另外一種製造業,只不過製造的產品是「高科技」商品罷了。從製造業的角度來看,最有價值的部份不外乎是原物料以及機台,因為原物料可以轉換為多少商品是可以被計算的,一台機台可以有多少的產值,也是完全可以量化。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某某公司計畫投入百億資金大舉擴充廠房以及購入機台,未來3年平均年產能預估可提高 50%」,但是卻看不到「某某公司展開留才計畫,擬投入10億元提昇員工士氣,預估可提昇每一位員工10%的產值」。
同樣的思維到了人力市場,大老闆可能會願意花1000萬年薪聘請高階經理人,只因他有個可以量化的指標「2013 年度業績新台幣100億」。對於出資者來說,買一個有「百億」經驗的總經理,就像買了一台一年產能1000萬單位的機台一樣,馬上可以等著數鈔票(雖然我們都知道不可能,不然每一個老闆都可以買一樣的半導體設備去當張忠謀跟蔡力行)。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