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Luke,Ma@flickr, CC BY 2.0
2014年12月1日,在 Asia Beat Taiwan 2014 大會上,主辦單位邀請了兩位來自日本創投 IMJ Investment Partners 與 Rebright Partners 的代表,讓我們了解日本創投對在市場的動向,以及對台灣市場/新創公司的想法。
瞄準亞洲新創公司,拯救日本巨頭
近年日本科技帝國的光環褪滅,肇因於改革的腳步遲緩,73% 日本五百大上市公司過去五年「什麼都沒做」。IMJ Investment Partners 總監 Koichi Saito 分析,日本巨頭依然執迷於數字導向的目標,但是缺少具體計劃,而且缺乏協同合作的精神,併購多是無關緊要,加上決策速度過慢,每項投資案都需要長達 6 個月到一年才能敲定,這三個原因阻礙了日本企業的革新發展。
因此,日本創投的其中一個主要任務,便是為日本企業找到「創新種子(innovation seeds)」,IMJ 與其它日本創投如 Cyber Agent Ventures、B Dash Ventures 等等瞄準亞洲早期階段的公司,並邀請企業共同以合夥、投資或併購等方式,架接起大企業與小公司的橋樑,並在創新種子的基礎上建立成長策略,從而邁向獲利之路。
這樣的形式已經創造不少成功案例,比如 Infoteria 併購印尼群眾募資平台 Sribu,獲得當地的人才與專家,為前進印尼市場奠基,Animation Studio 投資印尼嬰兒產品電商 bilna,直接打入當地使用者。線上餐飲快送服務出前館併購了印尼同業 Klik-eat,同樣直通東南亞市場。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來自日本 Rebright Partners 與 Batavia Incubator 的合夥人 Takeshi Ebihara 針對日本創投如何看待台灣新創公司發表簡短演講。Rebright Partners 是專門投資網路與軟體新創公司的創投,主要投資人士日本大型 IT 公司,有限合夥人(LP)約 20 名,主要投資地區是東南亞,不過他們也著眼於其他市場的機會,因此像美國和印度也都有投資,當然,台灣也是他們關注的市場。
Takeshi Ebihara 認為,新創公司之所以會成功,是因為在對的時間出現在對的地點,例如日本 Yahoo,1994 年正是網路興起的時候,1997 年成立的樂天也剛好遇到電子商務興起(Amazon 於 1994 年成立,三年後上市;eBay 在 1995 年成立,1998 年上市,PayPal 成立於 1998 年;阿里巴巴則是成立於 1999 年),是不是第一個進入市場不重要,但時機一定要對。例如亞洲現在就是屬於行動(mobile)時代,他們很樂意投資與行動相關、誕生於行動平台的事業。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