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生活
即時新聞-生活 
【環資報導】百年後孤寂:消逝的台灣白魚
Feb 24th 2015, 14:53

本內容由環境資訊中心提供

作者:羅聿

編按:年前,我們刊出了台灣淡水魚在面對人類棲地破壞下的生存危機,而其中台灣白魚這種土生土長、經由長時間在地演化的物種,竟在許多溪流水利工程興建中漸漸消逝,白魚白魚你去哪?人類在意嗎?

今日,我們針對台灣白魚在台灣發現的歷史進一步探討,而從發現到消逝的短暫百年歲月裡,到底台灣又如何從一個物種聖地變成物種墳場。

台灣白魚(Aphyocypris moltrechti)是全球僅分布在台灣的特有種純淡水魚類,也稱作台灣副細鯽,日治時代的文獻中常用「肉魚」稱呼,亦即「有肉的魚」,原因是台灣白魚過去在埔里地區是普遍食用的溪魚之一;在埔里一帶的餐廳則稱呼為「軟骨溪哥」,原因是炸溪哥的時候,需用大火才能熟透,脊椎骨吃起來容易有硬骨感,但炸台灣白魚不需大火就能熟透,脊椎骨吃起來比較沒有硬骨的感覺,肉質感覺比溪哥多。

台灣白魚的發現是一個偶然,1908年俄籍博物學家Dr. Arnold Moltrecht遠從亞洲北部來到台灣採集鳥類,在行經日月潭的時候無心插柳地採集了一批淡水魚,並把標本寄給當時的大英博物館(現為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由著名的英籍魚類專家Charles Tate Regan鑑定出4個新種,而台灣白魚就是其中之一。

從發現到消逝 從聖地到墳場

早年的台灣是物種採集的勝地,但對於當時科學家而言,探索未知地區是首要的目標,很少定期定點的魚類資源調查的記錄,台灣白魚的記錄也停留在1908年Regan的文獻中。直到1917年,日籍野外工作者青木赳雄(Takeo Akki)才再次調查日月潭,他也採集到台灣白魚,並將標本交給日籍魚類學者大島正滿(Masamitsu Oshima)收藏。5年後,大島正滿親自到日月潭採集,發現台灣白魚就分布在日月潭湖畔的水田和小溪裡頭。然而,當初大島正滿所見到的台灣白魚棲地,隨著日月潭興建為水庫後已經不復存在。此後超過半個世紀,除了埔里地區的村民,台灣白魚有如傳說般停留在文獻與圖鑑上...

(閱讀完整圖文報導)

【加入環境資訊中心粉絲頁,掌握環境新知!】




<<即時新聞動起來>>

【動即時】:最鄉民的影音頻道

【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muko90 的頭像
    jmuko90

    2016【韓劇】奶酪陷阱劇情簡介及人物介紹奶酪陷阱 EP03 預告奶酪陷阱 線上看奶酪陷阱(捕鼠器裡的奶酪) 第1集

    jmuko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