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選在即,經濟政策成焦點。隨著中國經濟降溫、對礦產需求大減,過去10年帶動澳洲經濟的礦產業也進入蕭條,眼看國會大選即將於7日展開,由總理陸克文領軍的勞工黨能否挽回劣勢,擊敗自由黨/國家黨聯盟(Liberal-National coalition),經濟政策將左右成敗。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陸克文在競選活動上宣布,將輔導汽車產業、刺激農業出口,並對大型礦冶公司課徵新稅,以分散礦業所佔的比例,挽回礦產業蕭條對國家造成的負擔,他表示,「我希望澳洲可以做些更符合世界需求的事。」
然而,復甦製造業與創造高科技就業的政見並沒有獲得廣泛的民意支持。反對派自由黨/國家黨聯盟出台的廢除礦業稅、減少政府支出、吸引其他產業投資,以及降低公司稅等政見顯然更具吸引力,根據近期民調顯示,聯盟黨目前還領先8個百分點。
澳洲10年來靠著出口礦產,貨幣持續走強,雖然幫助澳洲走出經濟危機,製造業的基礎卻被掏空,澳洲生產的商品因為價格過高,而難有國際競爭力。隨著最大出口國中國的經濟對礦產的需求減少,鐵礦與煤的價格也直線下降,一時間不僅礦產業風雲變色,國家經濟也發出警訊,高盛更預測澳洲很有可能在一年內陷入衰退。
澳洲的失業率來到12年新高,經濟成長放緩,儘管進行一系列的降息政策,消費者仍因失業率高升而顯得謹慎。即使美、歐經濟逐漸顯現復甦姿態,澳洲卻開始被烏雲籠罩。
天然資源出口的比例從2000年中期的總體比例50%升高到現在的70%,曾作為經濟火車頭的製造業與農業卻從50%掉落到25%。礦產業的產出是國家總產量的5分之1(比10年前多1倍),卻只需要10%的人力資源,大約與製造業相當。
目前因為中國需求下滑,礦業收益降低,陸克文警告礦業已進入全面蕭條,並計畫以復甦製造業來振興經濟,但聯盟黨主席艾伯特仍堅持,「礦產的榮景沒有結束,綜觀歷史礦業所得依然相當高,產量也與日俱進。」
《華爾街日報》指出,即使在資源豐沛的西澳地區,復興製造業重要性也逐漸升高,許多大型天然氣計畫因為成本問題遭到報廢,其他建設則要到2015年才會完工。隨著採礦利潤下降,預計明年失業率會比現在的5.7%更高,政府若無法採取有效的補救措施,估計不論在服務業與其他產業都將出現連鎖效應。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