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9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背井離鄉的華人大都有強烈的「同鄉」觀念,特別是早年飄洋過海到紐約謀生的華人,大多靠著彼此之間的「同姓(宗親)關係」或「同鄉關係」找生活,一批批移民潮下來,逐漸發展出宗親會、同鄉會等組織,成為背井離鄉華人固定相聚的地方。
早期的宗親、同鄉會不似現在只有聯誼的功能,這些會館基本上都為同鄉(宗)人提供住宿、庇護、經濟和謀生技能上的援助。廣東人把設在私樓中的蝸居(家庭客棧)叫做「散仔館」(英文叫做Single Room Occupacy,簡稱S.R.O),「散仔」是指單身漢,那時唐人街基本上清一色的單身漢社區,有一段歷史掌故。
19世紀中葉加州的淘金熱吸引大批華人進入美國挖金礦、築路,當時華人都是異鄉過客心態,出賣勞力賺來的錢,大半寄回家鄉蓋房置地,敬奉父母、養活妻兒,將來落葉歸根,與外人通婚的少之又少。1882年排華法案成立,華裔移民中止,在美華人被迫散居各埠。到1924年,美國規定凡不能成為美國公民的外僑不得入境,華人妻室更是來美無望。如此這般,唐人街的「單身漢社會」自華人登陸的19世紀中葉延續了一個世紀之久。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中美聯盟後,華人的命運有了轉機,美國的華人社群積極參加籌款活動,更有不少年輕一代參軍,為保衛國家而出力,排華法案1943年取消,華埠生活才有變動,部分華人得以與妻兒團聚。
二戰後,華人以單身漢為主的社區格局,逐漸出現傳統的家庭。時至今日,唐人街還保存了些許「散仔館」,但是時事變遷,當年廣東臺山等沿海僑鄉「單身漢」的身影已演變為現今福州人為主的新移民了。
落腳散仔館,男進餐館女進衣廠
散仔館的環境雖然窘迫,但是租金低廉,會館附近餐飲、商鋪、洗衣、門診、理髮等各種社區網絡的建立,又為大多數人提供了謀生的機會,散仔館聚集多了,就成了唐人街。今天的紐約唐人街,經過160年發展,已擴展為45條街道,70多個街區,面積超過4平方公里的「全美規模數一數二的唐人街」。
中華公所主席吳國基1963年從香港移民來美,在紐約念過書,其後在餐館打工,也在長島經營過餐館。回憶當年在紐約立足的往事,落腳的第一步就住在唐人街的散仔館,他說:「那個姓(宗親)還有一個房口在披露街,一梯兩個單位,有很多個住戶。每逢有一個新的鄉里來,同縣、鄉、村同聲同氣的,就到會館報到,同鄉前輩招呼同鄉後輩,給初來的站腳。」
吳國基描述,當時散仔館的格局是小廚房連著小浴室,其實就是廚房裡擺一只浴缸(像洗衣槽四四方方的),用簾子一拉隔開來,找一個瓢澆水洗浴,房間內擺碌架床、上下鋪,有2、3個長住的,一條長長的冷巷(房外通道)上,擺幾個床位作臨時落腳的散仔館門人住,一層只有一個公共廁所供全體住戶使用,每個人的空間只有用布圍著的一張床位這麼多。雖然像住在豬籠房一樣,但是吳國基很快適應下來:「無形中暫時解決了落腳的困難,站穩腳跟後開始找工。」
60年代末、70年代始製衣廠開始興旺,唐人街的製衣廠多達五、六百家,華人只要勤快肯做,都可以找大錢。吳國基見到表親很快攢錢置業,買了當時唐人街最好的新建樓——擺也街上僑景大廈(位於現在孔子大廈對面)的一個單元,從散仔館搬進了高檔公寓,成為他實現美國夢的範例、奮鬥的推進劑,因此也埋頭工作。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3/9/7/n3958632.htm從唐人街「散仔館」窺探華人移民史.html 美東時間: 2013-09-06 14:35:42 PM
【萬年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