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亨網劉季清 綜合外電】
備受全球關注的中國共產黨三中全會昨(12)日於北京閉幕。三中全會公報顯示,中國領導人希望,市場在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中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彭博社》報導,第18屆三中全會中,中國政府公佈了未來10年的經濟改革,承諾將市場在資源配置上扮演「決定性」角色,但同時國家也會維持其在經濟上的主導地位。中國如此言論,表示未來公家機關可能將減少經濟介入。此外,三中全會公報也稱,中國將建立深化改革小組,但是並未公佈改革的時間表。這顯示,中共領導人總體上同意改革,但是更多細節措施將在未來公佈。
中國近年來經濟放緩,加上又有不斷擴張的地方政府債務、壞帳、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有限等影響,使得中國政府承壓。雖然本次三中全會沒有針對地方融資、利率或一胎化政策詳細闡述,但卻提到將會給農民更多產權。《華爾街日報》報導,若中國讓農民擁有或控制土地產權,這將釋放農村的財富,但是也可能會使房地產市場動盪,且會影響到依靠出售土地獲得收入的地方政府。
蘇格蘭皇家銀行集團(Royal Bank of Scotland Group Plc) 經濟學家高路易(Louis Kuijs)表示,中國正在往對的方向前進。《新華社》報導,中國強調,國有企業仍然是國民經濟的基礎,且在經濟上國家將會繼續擁有主導權,但會鼓勵私人部門和企業發展,在資源配置方面,市場地位將從「基礎性作用」升至「決定性作用」。高路易指出,中國這樣表示,未來可能針對國有企業進行改革。
以去年來說,在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管委員會名下的120間國有企業,就佔了中國GDP的43%。這包括全中國最大的石油商中國石油、電信商中國移動等重量級企業。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部主管Stephen Green指出,中國本次承諾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上扮演決定性角色,對未來的改革提供了關鍵性的立足點。
然而,三中全會的內容似乎令市場失望。據數字化統計,近5000字的全會公報,出現59次「改革」,44次「制度」,37次「發展」,28次「社會主義」。但是提到「財務」僅只有1次。美銀美林經濟學家Lu Ting先前就預估,對三中全會的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高,要投資人不要過於期待。《華爾街日報》報導,國有企業的改革並沒有被視為首要任務,公報其他內容也沒有出人意料之處,傳遞訊息也了無新意。
公報昨日傍晚發布後,上證指數昨日上漲0.8%,且站上5日均線。人民幣兌美元則是維持在6.0919不變。港股則是在今早開盤後跌幅擴大,恆生指數一度急挫312點,創2個月低位。香港交銀國際控股公司策略分析師Hao Hong指出,三中全會令人失望,將會嚴重衝擊港股,上證指則會緩慢反應。但也有分析師指出,中國承諾繼續推動經濟改革,未來將有助於推升香港藍籌股股價。
《新華社》指出,未來中國的發展,經濟改革將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並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扮演決定性的角色,政府也要發揮更完整的作用。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則於日前指出,要繼續把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並且著力於調整經濟結構。中國今年第3季GDP成長為7.8%,和上季的7.5%相比,小幅成長。李克強表示,中國今年將可達到全年GDP 7.5%的目標。
『新聞來源/鉅亨網 http://news.cnyes.com/ 』
關鍵字: 財經 鉅亨網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