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軍訪台前,《商周》團隊飛到洛杉磯,獨家訪問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針對兩岸關係,她對台灣發警語:經濟依賴會降低政治的獨立自主。
希拉蕊:我希望這段訪談,不只說給台灣人聽,也能夠說給全世界的華人聽。 (攝影者.陳炳勳)
美國西岸時間6月19日下午5點鐘,洛杉磯的半島酒店,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這是她首度接受台灣媒體訪問。
針對《商業周刊》提出的兩岸情勢及美中台關係演變問題,希拉蕊絲毫不閃避,更五度提醒,台灣與中國越來越密切的交流,「正面臨轉捩點」!雖然過去台灣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但現在「你們必須權衡,到底要開放到什麼程度才適當,否則將失去經濟獨立,」而「失去經濟獨立,將會影響你們的政治獨立。」
她還說,若台灣依賴中國太深,「這會讓你們變得更脆弱(vulnerable)。」最後,她提醒,台灣與中國相處時,要「小心一點!精明一點!(carefully,and smartly)」
以下是問答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是巧實力的專家,如果你是台灣總統(希拉蕊揚眉微笑),你會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既與中國維持密切的經濟連結,又能在政治上保持獨立自主?
希拉蕊答(以下簡稱答):多年以來,台灣做的很好。但我了解取得平衡很困難,任何台灣領導人,必須時時權衡,對中國要開放到什麼程度才算適當。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台灣也想西進,從中獲取利益,但是中國也想在台灣市場拿到好處。
你們必須謹慎小心(careful),深謀遠慮(thoughtful)(加重語氣),並繼續從跟中國的合作中試圖取得平衡。但這對你們會越來越難,因為來自中國的要求會越來越多,因為中國發展得如此大。
每當你們作決定時,都得審慎檢視其預期結果,以及是否會有我們所謂「始料未及」(加強語氣)的後果(unintendedconsequence),無論是貿易協議或是飛航協議,任何通常要持續二、三、五或十年才可能看到其影響的協議(都該檢視)。
不過,我認為台灣過去做的非常好。
問:所以,你確實認為經濟上的依賴會降低政治上的獨立自主?
答:我相信如此,歐洲就有現成的例子。我關心的區域之一是烏克蘭,它變得非常依賴俄羅斯(加重語氣);烏克蘭和其他歐洲國家,主要的能源都來自俄羅斯,當俄羅斯切斷能源供應,調漲價格,他們政治的獨立性就降低。
有經濟獨立,才有政治獨立自主。如今的世界,我們都有某種程度的互依性,這是為何我說你們必須「權衡」到底要開放到什麼程度,以免失去經濟獨立(you have to evaluate how faryou can go before you lose your economic independence),因為失去經濟獨立會影響你們的政治獨立自主,對任何國家而言皆是如此。
問:你認為,台灣政府對中國關係,是否處理得很好?
答:(思考兩秒)歷史上看來是。一開始是防衛、發展經濟,建立國防以保護自己,跟美國密切合作;然後(近期)轉趨緩和,偏向經濟,兩岸適度的接觸。
你們正面臨轉捩點!現在你們得決定經濟對中國的依賴程度,學到處理這段關係的能力,找出「到此為止,不能越界」的底線,例如我們可以在這項協議合作,但是在另一項協議則否。
如果中國想要的更多,就會施壓,會讓你們壓力罩頂,我想你們必須以台灣的長期利益權衡這些東西。沒有人可以幫你們決定。
問:所以你認為依賴中國越深會越危險?
答:我想這會讓你們變得脆弱(vulnerable)。但是我也夠現實到足以了解,你們一定得在某種程度上依賴中國,(畢竟)那裡有這麼大的市場。如何處理這件事,是台灣正面臨的關鍵試驗。
我知道你們內部正在爭論,有個兩岸經濟協定(指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政府認為它對台灣有利,但是有其他團體質疑,能不能進入上海或北京是誰的利益,我想你們必須有雪亮雙眼和冷靜頭腦。
台灣也有利益團體樂見台灣跟中國越走越近,因為他們從中大發利市,是吧?
但是我認為像是你們一樣的媒體,還有政府,必須先退一步想想,好好的問自己,「這真的是台灣長期利益?」
經過分析後,答案可能是或者不是,取決於你們找到的證據,不是來自於政治或者商業利益的考量。
▲編輯室報告:我們是這樣訪到希拉蕊的!
▲專家解讀:希拉蕊言論尺度 破天荒直白
完整精采內文請見《商業周刊》1389期,全省各大便利商店同步販售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