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民報】靜待執政者出錯?這是一場沒有反對黨的選舉
Nov 3rd 2014, 15:32
本內容由民報提供
精確一點來說,這次九合一大選,不僅是一場沒有反對黨的選舉,更是一場不需要反對黨的選舉。因為,反對黨不會反對執政黨,或告訴執政者怎麼做才是對的,他只是在等待執政者自己出錯! 年底這場九合一選戰,已經打到最後短兵相接階段,此時若來做個街訪民調:您知道今年兩大黨的選舉訴求是甚麼嗎?鐵定回答「不知道」或「拒訪」的比例會最高! 的確非常詭異!這場選舉,光是候選人就高達2萬多人,但到底兩大黨對這場九合一選戰的主要訴求和攻擊戰略是甚麼?就彷彿無足輕重到連政黨自己也不很在意吧。特別是民進黨,若真要說有甚麼總體戰略?應該就只有一招:不作為,坐等國民黨持續出包。 執政權轉移 非政黨本身改革 而來自他黨執政失敗? 事實上,自馬英九開始執政以來,民進黨這種「不作為」的態勢就非常明顯!博士論文是研究民進黨派系的鄭明德教授表示:政治菁英很清楚,最終執政權的轉移,不是來自本身的自我改革與強化,而是來自他黨執政的失敗。「那一票,只不過就是選個較不爛的政黨而已。」 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也對這種「不作為」主義提出批評。他說,針對台灣最重大的經貿發展策略問題,民進黨都沒提出完整答案。以兩岸服貿協議為例,早在2013年就已經簽署,但民進黨卻一直等到太陽花學運之後,才不得不草草提出對案,而且至今絕大多數立委也不太了解對案內容。 另以自由經濟示範區為例,民進黨早已呈現立院黨團反對,但縣市長有條件支持的黨內矛盾,搞到現在都要投票了,還是依然迴避、閃躲,一心認為只要撐到贏得選舉,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精確一點來說,這次九合一大選,不僅是一場沒有反對黨的選舉,更是一場不需要反對黨的選舉。因為,反對黨不會反對執政黨,或告訴執政者怎麼做才是對的,他只是在等待執政者自己出錯! 民進黨近年來已失去領導議題能力 其實,民進黨長期以來都扮演台灣政治議題的設定者,也因為如此,過去資源極為匱乏的民進黨才能與國民黨平起平坐,甚至主導台灣的政治發展歷程。以前的民進黨,就算是地方選舉,都能推出具有獨特性,能描繪執政願景,特別是激起人民心有戚戚焉的共鳴感的主張。這種精準議題設定的厲害之處在於,他會引領選民和輿論不斷發酵、鎖定這個訴求,藉以主導整個選戰節奏,終至一路壓著對手打,贏得最後勝利。 最成功的例子應該是1993年的縣市長選舉,民進黨提出「清廉、勤政、愛鄉土」的地方選舉總訴求,實際的政策面則主打「發放老人年金」,那場選舉,讓民進黨首次拿下逾四成選票,當然,也為公元2000年贏得中央執政打下第一塊基石。尤其不容易的是,這都已經是提出逾廿年的訴求,到現在仍被民進黨奉為圭臬。 到了1997年,民進黨再推出「綠色執政,品質保證」的另一高峰之作,這次,該黨贏得過半的12個縣市長席次,總計綠色執政轄下人口,高達全台灣的71%。 今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推出「出陣」訴求,政策上以「全面綠動,扭轉未來」做為主題,提出2014地方執政願景的四個主軸,分別是廉能綠政府、減壓綠生活、新創綠產業、以及智慧綠城市四個核心。 兩大黨選戰主軸設計:失敗與失敗中的失敗 這樣的訴求,完全沒有在今年的選戰市場激起半點漣漪,遑論引領認同與討論,所以就結果來看,「出陣」算是失敗的設計。 至於國民黨,更是慘不忍睹,這次以「牽手同心『讚』出來」當成主軸,充其量就是2012年總統大選「台灣加油讚」的更劣版,不僅看不出國民黨執政的意義與價值,這樣的空泛言詞,也完全沒有深化和發揮空間,套句電影《食神》裡的台詞:失敗中的失敗! 一場沒有反對黨的選舉,除了標示這是一場缺乏思辨、對話、攻防,不好看的選舉之外,更標示了台灣恐怕已經失去進步的力量了,這或許才是這場九合一選舉的最大意義。(文/陳偉克) (本文轉載自11月出刊《民報文化雜誌》第三期 )
<<即時新聞動起來>>【動即時】:最鄉民的影音頻道
【蘋論陣線】:最新評論及獨立媒體每日總覽
有話要說 投稿「即時論壇」
onlineopinions@appledaily.com.tw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jmuko90
2016【韓劇】奶酪陷阱劇情簡介及人物介紹奶酪陷阱 EP03 預告奶酪陷阱 線上看奶酪陷阱(捕鼠器裡的奶酪) 第1集
jmuko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