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群參賽者中有博士、盲人、憤青,歷經3個月競賽淬煉後脫胎換骨,一半的人被奇點大學認為有世界級的創新潛力。 (攝影者.許世穎)
歷經三個月競爭,第一屆「商周奇點創新大賽」於四月二十九日落幕。令人跌破眼鏡的是,一位剛出社會的二十四歲工程師,竟打敗名校博士菁英、創業CEO們,拿下第一名;另一位英語程度僅中階水準、毫無理工背景的運動治療師,則讓奇點大學破格錄取,讓台灣成為東亞唯一被奇點大學同時錄取兩位代表的國家。這兩位勝出者,即將在六月代表台灣,前往矽谷,與世界最頂尖的創新人才過招。
奇點大學是Google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合辦的新型未來學院,每年從全世界挑選八十位,有潛力運用科技改變全世界的創新種子,參加十週的創新課程,錄取率不到二%,且每個國家只能有一個名額。《商業周刊》獲得奇點大學獨家授權,設計了書面審查、面試報告等四階段競賽,以選拔人才。
不只比點子,更比心理素質
野外求生、思考訓練,鏡頭全記錄
吳曄,二十四歲,中央大學機械系畢業,提出的點子是用具偵測器的「智慧型菜刀」,來解決食物安全問題。第二輪面試時,他在十五位參賽者中僅排第十一,表現並不起眼。
吳孟恬,三十歲,是入圍者中唯一女性,平常的工作是在安養中心帶一群老人做運動、玩遊戲,沒有技術能力,卻想做出一個可以感知老人情緒的智慧型手環。她雖然在台大物理治療研究所攻讀博士,但英文差到連講稿還得找人代筆,第二輪面試中以吊車尾成績勉強晉級。
這兩位相對平凡的參賽者如何勝出?秘密就在:一場五天四夜的實戰營隊。
營隊仿照奇點大學規畫,含野外求生、創意思考、3D列印等課程任務,十五位入圍者必須完成所有課程,才能取得最後的決賽資格。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