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集團大公子郭守正的文創事業,傳高層人事異動潮,不禁讓人懷疑,科技業首富之子怎麼了?其實,一場縮編計畫早已展開。
今年年初,郭守正(右)接下三創數位董事長,走上回鴻海接班的第一步,如何保有原本的文創事業,恐怕是他現在最頭痛的事。圖左為三創數位總經理廖美立。 (攝影者.張家毓)
一個老闆,旗下的十家公司中,一年內,兩家停止營運、三家縮編、一家轉型求生,這樣的成績單代表了什麼?
這個老闆,正是鴻海董事長郭台銘的長子,郭守正。
還不只如此,當身邊一起打天下的創業夥伴也離去,不禁令人好奇,科技強人之子的事業版圖,究竟有了什麼變化?
今年八月,一項人事異動,震驚台灣電影圈。「Jimmy離開,聽到真的嚇一跳,畢竟他也做了那麼久了。」一位電影製片說。這個Jimmy,正是電影發行商山水國際娛樂(以下簡稱山水)前總經理,也是絕色影城的前任董事長楊駿閔。
八年前,曾在美國成立獨立製片公司的郭守正,懷著文創夢,回台創業,找來百徽電子前董事長楊祥傳之子楊駿閔,聯手打造山水,由他打理一切事務、對外發言。
當時,兩個公子,一個出錢、一個出力,在景氣低迷的國片市場,被視為一股新血。若依發行量來看,山水還曾是前四大本土片商。沒想到,如今,當國片回春,握有戰功的大將卻先行退場。
發行電影,票房不佳
賣座片沒買版權賺頭不大
其實,分析今年來山水的票房表現,早就讓人捏把冷汗。
在已經發行的十三部電影中,只有前陣子上映的《被偷走的那五年》(以下簡稱《被偷走》)大台北票房破三千三百五十萬元;破一百萬元的只有三部,還有三部票房不到十萬元,上映一週就下片;甚至有四部上映三天就匆匆下片,其中一部英國電影《恐龍計畫》,票房僅四千元。
締造票房佳績的《被偷走》,賺頭也沒有想像中的大。這部片山水並未投資,也沒有買下台灣版權,只是單純代理發行,協助安排檔期、宣傳。一位本土片商就說,如果買下版權,山水幾乎可以跟戲院對分票房收益,後續發行DVD、有線電視播出,還可以再賺幾筆;如果是代理發行,雖然成本較低,票房即使再好,也只能從中抽一○%到一五%。
★ 每一個理財行動,全在於個人的一念之間,一個小小的決定或觀念的改變,就有可能影響你的未來財富人生...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