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舉辦「八年後台灣出現人才懸崖?」講座,由陳超明教授(右)主持。 記者潘俊宏/攝影 |
八年後,台灣將出現人才懸崖!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GEAT)理事長、實踐大學講座教授陳超明,引述兩份權威性國際報告指出,八年後 (2021年),台灣將成為全球人才最缺乏的國家。台灣人才危機的原因包括生育率低、人口老化、政府與企業的人才培育方向與職場需求出現嚴重落差。
陳超明直指,大學不夠國際化和企業撿現成的心態,是讓台灣年輕人走不出去的兩大主因。
牛津經濟研究院 (Oxford Economics)調查全球352位人力資源專家,預測2021年全球人力供需版圖如何轉變。調查指出,科技進步、全球化、顧客需求與競爭,是影響企業組織人才需求的主因,而未來五到十年國際人才須具備的四大技能包括:數位技能、靈活思考力、人際與溝通能力及全球作業技能。
調查也預測2021年各國人才供需狀況,在46個評比國家中,中國大陸是人才供需平衡的國家,人才過剩最多的五個國家是印度、印尼、哥倫比亞、南非和巴西;人才不足最最嚴重的五個國家是台灣、日本、波蘭、義大利和智利,台灣在46個國家敬陪末座。
陳超明:企業想要什麼人才 自己花錢培養
【聯合報/記者王涵秋╱即時報導】
英國牛津研究機構調查指出,台灣人才出現斷層危機,預測2021年,台灣恐將成為所有調查國家當中,人才落差最嚴重的國家。
台灣全球化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陳超明認為,台灣很多年輕人的夢想,只是在山上開一間個人化的咖啡店,而不是想進入跨國企業工作。除了政府缺乏國際事務人才培育政策,年輕人也缺乏鬥志,沒有前瞻性的結果,讓年輕人光在22K議題打轉,也讓台灣在國際人才市場中逐漸被邊緣化。
陳超明說,國際人才斷層危機,是大學、企業和政府未來十年的主要責任。想要解決窘境,應該「運用語言管理、訓練全球英語」作為培養國際事務人才的解藥,提升國際競爭力。
陳超明直言,台灣人才的不足,企業應負很大責任。學校只能給基礎教育,企業想要什麼人才,就得自己挑出有學習能力的人,「自己花錢培養,不是撿現成的。」
陳超明表示,台灣想要尋求出路,不只人才要提升國際化能力,更要讓國際走入台灣。年輕人若只是忙著丟鞋,並不會讓自己的未來丟出40K、50K,而是應該「把自己丟出來,培養國際競爭力」。不是到大陸發展講中文就好,因為人家可能「中文講得比你好,英文也比你好。」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