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dreamstime_m_13733317
我任職的以色列幼稚園,是以色列眾多幼稚園系統中較特殊的一種:奇布茲幼稚園系統(Kibbutz kindergarten system)。這些幼稚園大多不在都市區,強調鄉野教育,幼稚園老師由教育單位派遣,但屬於私立學校的性質。
這類幼稚園一樣受教育單位監督,依地方政府規定的課程綱要教書。然而在教學與課程設計上,有極大的自由空間。
我進入這個系統時與園長談過課程內容,其中最讓我令人驚豔的,是孩子每日的「踢遊」(希伯來文:ti-youl,意思接近英文的"trip" )-也就是帶出幼稚園的行程。這種行程可能只是帶小孩繞社區一圈、或在社區內部找一塊草地坐下來,也可能是帶著小孩參觀社區內有的各種工廠與工作地點、更可以是小班一週一次來回4公里的長距離郊遊與野餐…。
這個部份是教師專業的一部份,每個年紀不同的班級依據小孩與寶寶的成長狀況調整每日「踢遊」的內容~對,你沒有看錯,寶寶一樣每天帶出門走動!
就「托嬰中心」的課程規畫,寶寶滿6個月,如果沒有其他特殊狀況,就可以帶出門。第一次看到「托嬰中心」老師把寶寶放在社區車子進不去的小徑上或草地上爬行,隨便把路上的落葉撿起來塞到嘴巴裡,真是嚇壞我了!
「孩子要盡量成長於自然環境,目前小孩所處的世界充斥太多塑膠製品,會讓觸覺發展太單一。」我後來上課時,教授談到這一部份「做幼教老師的要確認安全,也就是不要被玻璃割到,不要讓寶寶撿起煙蒂塞到嘴巴裡…但要讓孩子多接近綠地與泥土,給小孩空間去探索自然環境,啟發寶寶的好奇感,去感受陽光、樹枝、落葉、草地、沙地、泥巴…當然寶寶透過嘴巴認識世界,每樣看到的東西都會塞入嘴巴。做老師的就是盯住別讓他們吞下去就是了。」
要把小孩帶離舒適圈,多少要冒一點風險,寶寶是如此,更大的小孩更是如此。從小班開始,幼教老師便開始設計脫離社區內部人工設施的「踢遊」行程-或許是附近的小山丘走走,或是帶著孩子去逛農田…。課程中要求老師設計更多發展大肢體動作(爬、跳、跑、平衡感…)的活動,讓小孩能夠有更好的體能。
所以這樣的「踢遊」課程說穿了就是一種「練體魄」,讓小孩「頭好壯壯」的課程?我一開始也是這樣想,一直到最近一次特別為了這個議題再去上課,才發現我沒有看到這個課程背後的意義!
替我們上課的老師是個退休導遊。目前在幼稚園裡專門帶「踢遊」時間。我們上完了孩子身心發展的理論課,強調上小學之前打好小孩體能基礎的重要性後,就跟著他離開教育開始他實地教學的行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