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一些友人,都曾經有著新加坡夢。
是的,「曾經」。這代表著,他們都放棄了這個夢。
一位女性專業經理人,六年前轉赴香港金融機構工作,現在薪水是她離開台灣時的五倍。前陣子,她猶豫著:「要不要搬去新加坡居住?」同一份工作,公司願意付的薪資比香港多,因為新加坡平均國民所得高出香港四成。
一位男性友人,九年前計畫移民新加坡,因為那裡的政治不空轉,於是他試著在那兒住一個月。還有科技業友人,為了雙語教育與輕度稅負,先把孩子送過去就學,每週頻繁的當空中飛人探望孩子,然後計畫移民。
然而,他們一一放棄了這個夢想。生活太無聊,只是表面原因,沒說出口的另有其因。
李光耀過世前,《商業周刊》採訪團隊抵達當地,想實地觀察這個跟台灣很近,被很多人羨慕,年輕人也想去工作的國家,他們在強人過世後還能續強嗎?
從機場到飯店的路上,編輯總監曠文琪與計程車司機的對話,很是經典。
「我們這裡什麼都要efficiency,management啦!結果,地鐵車箱壞了不修,要降低成本;資深有經驗的開車員被裁掉,因為成本高;地鐵一天到晚誤點,還一天到晚漲價。因為它(新加坡)是上市公司,股東獲利至上啦,profit! profit! profit啊!」
接著,司機的話題從profit變成市場經濟。「新加坡車多,政府為了管控車輛數,每個人買車前先交個新加坡幣六萬多元,才能去買,這就是market啦!」
最後他談起公務人員的KPI。「為什麼政府明知道外來勞工會來搶工作,還是要開放,因為官員的KPI 跟GDP掛鉤,要cost down,才有KPI…⋯。」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