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游泳,很多人都知道,但沒人知道為什麼?
我有坐骨神經壓迫的宿疾,醫生建議我減少打高爾夫球的時間,改為以游泳鍛鍊體能,我很聽醫生的話,一游,就游了六年。
小學五年級學游泳,純粹是因為父母親希望男生可以多學一種運動,而小時候學游泳的好處就是:國中與高中多了一項運動嗜好、去海邊玩水可以比較優游自在,沒想到進入逢甲游泳是必修,而且,游泳變成我受傷之後的復健運動。
每次中午去到「中壢新天地」泳池暖身之後,都會先在岸上觀察,游太快的人,千萬不要跟他同一水道,保證體力負荷不了,而且一直被別人追過的感覺很不好;速度太慢的人,也不要跟他同一水道,因為你一直超過別人會很不好意思。還有,老是被別人游在前面也很不是滋味,自己的速度也會跟著慢下來;然而我都是找速度比我快一些,耐力比我好一些的泳者同水道,久而久之也認識了曾大哥。
他大我5歲,研究所也念中原,經商失利加上身體微恙,從此把事業心盡量放下,改而追求身心靈平衡,我跟他聊過幾次,除了有游泳同好外,個性也相近,於是幾乎每次都跟他同一水道。
沒遇到他的時候,我游1,000米的時間大約要40分鐘,但是他在的時候,大約35分鐘就可以游完。因為每次跟他在同一水道,感覺壓力特別大,我游兩次折返,他可以游到三次,速度比我快,耐力也必我好,跟他一起競爭幾個月後,我的泳速也進步不少。之後,我再跟速度慢的人一起遊,遇到水道阻塞,還會直接超越,儼然就是蛙王的樣子。這些動力都是我在還沒認識曾大哥之前沒有的。
時常自己一個人游泳,很容易會有放棄的念頭,有時游不到1,000米就感覺累了,然後給自己很多理由說:沒關係啦,少一點又沒關係;倘若旁邊加了一些好手,不管是朋友,或是不認識的泳者,那種輸人不輸陣的企圖心,很容易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提升,自然而然泳速與距離都同步提升。我常給學生建議,部門與部門的競賽,公司與公司間的競爭,同事與同事間的相互比較,不要一味想成壞事,若是在良性的競爭,其實對於身處職場的朋友是一件絕妙的事,有競爭才會進步,有實力堅強的對手,贏得才算光榮。
這讓我想起以前我在「信義房屋新生店」服務的時候,隔壁是「住商」,再走幾步路是「太平洋」與「永慶」,激烈競爭下的新生南路商圈,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問題是,一開始誰知道自己是適者?還是不適者?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工作,容易激發出人類的潛能這是肯定的。或許,選擇競爭大一點的環境工作,才容易出頭,才容易練就好武功,這也就是「只有鑽石才能琢磨鑽石」、「挑擔要撿重擔挑,行路要找難路行」的道理吧!
★ 大家都在問:八年級生都在「想」什麼?!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 Filters recommend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