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trottr
批踢踢實業坊 movie 板
 
[好雷]奇人密碼-等待十五年的我
Feb 17th 2015, 11:20, by therano

作者therano (我愛張詩吟)

看板movie

標題[好雷]奇人密碼-等待十五年的我

時間Tue Feb 17 11:20:09 2015

其實星期日就跟著朋友去看了,只是一直沒空下筆。 當時還看到霹靂的工作人員在戲院外宣傳加班。 筆者沒有上前,因為既然來到戲院。 就篤定心意是為了花錢支持這一部布袋戲電影。 在此,先對辛苦拍攝出這部電影的所有工作人員致敬 你們讓筆者看到了,一個屬於台灣布袋戲拍攝技術的進步。 其實一直以來,布袋戲,伴隨著筆者從小到大的歲月。 從早期的史豔文、霹靂、天宇、驚世、金光、神魔、、 地方錄影帶店的布袋戲片子隨處可見, 都象徵著傳統文化的過人魅力。 當初號稱歷時三年,耗資三億的聖石傳說, 將我們這群戲迷的喜好搬上了大螢幕。 當那一句,四百年前,魔魁為禍武林。 當下真的讓我飆淚了、、為什麼、、原來布袋戲,也能站上大螢幕。 聖石我一共刷了四次,無怨無悔。 那是什麼?一種沉睡力量的吶喊,我們布袋戲迷,是有同伴的 因為一直以來,筆者只是被同學當成看布袋戲的怪咖。 班上雖然有同好,但其實不多, 而我只能每天衝去出租片看霹靂台,還有很多台語的卡通跟韓劇。 當聖石傳說上了大螢幕,創造了國片當時的佳績,僅次臥虎藏龍 其實筆者一直很注意新聞的報導,包括之後前往日本、韓國、大陸 雖然一直希望傳出捷報。但很明顯,去海外的成績,應該是很挫折 我想台灣的非戲迷,以及外國人,應該都很難吸收聖石的劇情 因為那是架構在霹靂的故事上。 為何捨棄霹靂的精神?捨棄台語?捨棄霹靂的世界觀? 為何不要來一場夢幻大對決?或者某某某的前傳? 比照七龍珠的模式,一年來一部,我想有聖石的經驗。 要節省開銷,拍比霹靂本劇更精緻的東西上大螢幕, 應該會比這種完全要依靠大量動畫的電影來的輕鬆許多。 筆者一開始不明白為何要幹這種吃力又不討好的事情? 我相信,當初聖石在台灣,即使不算最成功,但也沒人會忘記他。 為何需要改變方向?走向如此坎坷的發展? 其實我們都知道,就是為了走出台灣,用全新的劇情跟配音模式來製作。 當初的聖石劇情在霹靂的架構上,一定很多外國人跟非戲迷看不懂。 國語配音?大量動畫?跳脫霹靂?講難聽點,根本是挑戰戲迷的容忍底線。 西湖蝶夢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台灣戲迷能接受的少之又少 為何這次還要燒這麼龐大資金,再來挑戰一次? 難道真的不怕兵敗如山倒,遭遇毀滅性的打擊嗎? 但親自踏進去看3D的時候,筆者彷彿看到了一個成果展。 原來,台灣也有這樣的動畫實力、、 就跟當初筆者看電影看見台灣展現的技術一樣, 我們也有不輸給Discovery的高空跟景觀拍攝。 而奇人密碼給筆者的感覺是, 除了布袋戲木偶、場景、道具的精緻外,連動畫也能如此唯美。 一直以來,台灣的動畫人才實力,一直是被肯定的。 但、、肯定的背後?誰又真的能拿出實例? 放眼目前台灣影視,莫說歐美日韓,就連大陸的動畫作品也越來越多。 而台灣,我只記得前陣子看過一部3D動畫,封神XX驅魔英雄。 其他或許陸續都有上映,但能被人看見的,都已經是在出租店的最下方。 或者放在某些電影台的不熱門時段,熱門時段都是周星馳或者夯新片。 奇人密碼的野心,其實很明顯,就是展現出純台灣動畫團隊的力量 原有的布袋戲偶藝術,搭配霹靂長期以來動畫累積的經驗實力 製作出這樣一部有野心的作品。 很多地方或許不是盡善盡美,但,我相信工作人員真的拼了 雖然他的劇情有很多疑問,但畫面卻傳達了很多聲音 布袋戲,是可以這麼做的,布袋戲,是可以這麼突破的。 雖然我們不一定能接受,但就對著布袋戲的感情,筆者還是肯定的 我很想要聽到純台語的配音,但我希望那是霹靂外傳,一如聖石傳說。 但如果是這種走向動漫界的作品,筆者反而希望比較專業的配音團隊來處理 而這部電影最奇怪的就是A-lin、蕭煌奇的部份。 但我也知道,他需要的是一種廣告的力量。 但相對的,也會讓整部電影在配音上,難免會有瑕疵與奇怪之處。 比起當初請伍佰來演唱的聖石傳說,相對的就差了不少。 畢竟伍佰對筆者來說。具有濃厚的本土台味色彩, 但A-lin跟蕭煌奇如果不唱歌,其實我想期待他們配音的人應該不多。 利用明星來達到宣傳的效果這點可以理解,只是感覺效果很有限 A-lin茵為我是歌手3再度成為焦點人物,但那是在大陸、、 場景、道具、木偶的製作,呈現出霹靂布袋戲長久以來累積的實力。 那並非一蹴可及,也一定是需要龐大的資金。 包括木偶的美型跟穿著,這也都是霹靂的強項。 因為他們都是需要縮小更精緻的物品,這就是布袋戲的製作特色。 而木偶的穿著與造型的精緻,麻辣女賊跟安羅伽那兩尊偶真的讚 沒話說。阿西跟賽納坦,感覺也需要很多機關。 而看到這兩個機器人後,筆者才知道,原來這是木偶的真面目。 我們一直以來看到的霹靂戲偶,都已經被操偶師的技術賦予生命。 活靈活現,載歌載舞,說笑流淚,這就是掌中偶戲的奧妙。 我們曾經喜歡上的每個角色,其實都是木偶,結構比阿西更空洞 但因為有人賦予了靈魂,他們才真的活在我們的心中 我是一個布袋戲迷,某些地方難免失落,卻也難掩全片給予的感動。 我等了十五年,第二部布袋戲電影終於完成了,從聖石到現在我都幾歲了? 筆者對這部電影給予最深的肯定,因為他們的努力,是看得到的 台灣的電影,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突破。 看完之後,我也許對劇情有十萬個為什麼,但我不想問。 就跟當初聖石一樣有很多疑問跟瑕疵我懶得去想。 因為我只想問自己,我為什麼要來這裡? 答案只有一個,因為我想看到我深愛的布袋戲, 再次站在大螢幕上,告訴每一個不曾認識或者支持許久的人。 布袋戲,也是可以做到的。 傳統的文化,布袋戲與歌仔戲一直在消沉,一直在掙扎的活下去。 筆者能給予,只是我個人的支持與推薦。 眼看著下檔的戲院越來越多,內心不由得感到悲傷。 而我能貢獻的,也只是我個人的支持。 因為我只希望布袋戲能一直活下去、、不要消失、、 沒有布袋戲,就沒有今天的我。 他就是我從小的回憶,陪我走過了二十幾年的人生。 以上皆屬個人意見,如有得罪,請多包涵。 -- 曾經 我以為 也許這輩子 我們就各自天涯 成為彼此心中的一段回憶 只是 緣分未了 這不是真正的結局 曾經 我覺得 當個好朋友 是我們之間最後的平衡點 但是 催化劑的出現 將我心中的天平摧毀 天平墜下 掉入平靜已久的心湖 濺起無數水花 引發種種情緒 忐忑 忌妒 開心 疑惑 失望 痛苦 ... 接踵而來只在紅塵一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3.64.1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424143216.A.E16.html

lukiya9477: 霹靂糕層真的應該到你的面前下跪磕頭 02/17 11:25

lukiya9477: 等了十五年 結果端出一部這樣的作品 02/17 11:26

lukiya9477: 應該是重要無比的一部電影 毀在一兩個人的無能與偏執 02/17 11:28

Recommended article: Chomsky: We Are All – Fill in the Blank.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muko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