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ocial Media的世界裡,每天你所寫的文章、發表的狀態、上傳的影像,甚至只是Update生活中發生的小事,全都具有擴散力,當擴散力達到一定的能見度範圍之後,就開始對社會大眾有了影響力。
▲香港網友Keith 的文章「嚴重譴責香精麵包『胖達人手感烘培』」所引起的胖達人事件越演越烈
這幾乎已經是人人都擁有至少一個社群帳號的時代。
而社群網路的盛行,成就了任何人都是媒體的時代。
在Social Media的世界裡,每天你所寫的文章、發表的狀態、上傳的影像,甚至只是Update生活中發生的小事,全都具有擴散力,當擴散力達到一定的能見度範圍之後,就開始對社會大眾有了影響力。
但究竟「人人皆媒體」和過往最大的差別在哪裡呢?
前陣子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人人是媒體的時代,克里斯·安德森談媒體和企業該如何應對),當中提到前《Wired》雜誌總編輯、同時也是3D Robotics 創辦人 Chris Anderson ,認為現在媒體正在改變的4個面向及看法:
1、News commoditized(新聞模糊化):新聞代表的是,任何跟我有關的消息,甚至可能是與我的家人、社區有關係的新資訊。
2、Brand blurred(品牌模糊化):現在使用者看文章,幾乎都不管來源是哪裡,通常是從網站上找文章、或者是看社群網站上的各方推薦,文章來源已經變得越來越不重要。
3、Quality democratized(品質平民化):比起網站的設計、編輯,更需要注重的是整體網站的相關性。
4、Audience fragmented(觀眾碎片化):媒體公司很難再佔有聽眾,就好比問一個 20 歲以下的人電視是什麼?很多人認為只是一個看影片的地方,而對於老用戶,很可能是一個穩定的內容消費來源。
上述Chris Anderson這4個觀點,一直都是當今媒體人心中現在所面臨最大的問題,而「媒體」這件事,強調的是,能時常提供大眾有興趣的、即時性高、並且正確的資訊,強調的是產生新內容,最後作出「釋出」的動作。
▲曾經,傳統媒體為民眾取得外界資訊的唯一媒介(The Open University (OU):CC BY-NC-ND@Flicker)
在過去,不論是新聞媒體、廣告媒體、平面媒體...等所有的媒體,是一般大眾得知新資訊的重要入口。
但在「社群媒體」發展驟遽的情況下,任何擁有社群帳號的網友們,不僅可以在網路上發表任何個人意見(當然,這無關大眾是否有興趣、或即時性高不高的問題,幾乎可以說是任何自己想要闡述的觀點),之後產生「釋出」動作,若發表的內容夠有趣、話題性夠高,通常能引發意想不到的熱烈回響,聽見來自各方不同的聲音以及feedback。
Social Media 讓你、我都可能成了震波
所謂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於海底時,因震波動力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進而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淹沒,稱之為海嘯。
▲當今社會,每個人都像是震波一般,都能產生強大的海嘯(圖片來源)
而活在Social Media時代下的我們,所說的一言一語,都有可能成為下一個震波,帶來無法想像的未知效應,這樣的情況有好有壞,舉一個好的例子來說:一個年輕人在網路上,拍攝多支以愛台灣為主題的時事議題搞笑影片,引起瘋狂討論,他是,現在幾乎紅遍全台灣的蔡阿嘎。
▲蔡阿嘎因為一系列的愛台灣自拍短片,成了網路紅人(圖片來源)
當然,Social Media的運用還很廣,端看我們怎麼去操作,而通常因此而引起廣大回應的事件,通常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情況下產生的。所以,從今天開始,應當好好注意自己在網路上的言行舉止,以免意外引發風波。
用說的不夠有感覺的話,那就用唱的吧!「你淺淺的微笑,深似海的眼光,都能掀起我,滔天的巨浪。」- 一眼瞬間 (張惠妹/蕭敬騰)
作者:Bee Wei
延伸閱讀:
前《Wired》雜誌主編克里斯·安德森談3D 列印及新媒體時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