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Mobile01最新文章
 
At Home Yoga Retreat

Everything you need to enjoy a weekend yoga retreat in your own home!
From our sponsors
[遊記] 新月騎遇記- 新月橋、新莊老街、新莊綜合運動場、中港綠堤
Aug 19th 2014, 17:30

風和日麗的好天氣,一如往常騎著小摺出門,途中不經意騎到了一個美輪美奐的花園,廣場有著漂亮的噴泉造景,最裡面還佇立一間巨大的歐式建築,好奇的驅車進入...

此時感覺身後好像有東西窺視著,慢慢緩身轉過去一看,我的媽呀~ 一個張牙舞爪的龐然大物站在身後,嚇了我一大跳!

驚魂未定之際,馬上跳上了小摺,還來不及勾上踏板,腳像鴨子划水般三步併兩步拼老命的離開..

繞過花園廣場後,還好大野狼沒追過來,正要停下來休息喘氣時,此時感覺地面在震動,伴隨而來低沉的腳步聲,茂密的樹林間竄出手裡拿著斧頭的牛頭怪...

就在同時,長相奇怪四腳怪和目露凶光的女巨人,擋住了左手邊的去路...

在緊張危急關頭之際,右邊又冒出了兩尊巨型騎兵

此時天上出現大耳飛象,盤旋著好像在找什麼...

挖哩勒~
趕緊把油門催下去...,逃離了案發現場!

(以上內容,單純個人被害妄想症發作~ )

====================================================================================

此時來到河濱車道,看見純白色雙下弦拱形造型的橋,橋下入口標示寫著新月橋
原來這就是最近單車客和攝影人士很夯的熱門景點唷~

新月橋是繼新店溪陽光橋、鶯歌溪龍窯橋之後,新北市第三座專供行人、自行車通行的景觀橋。此橋長度725公尺,雙跨分別是200、100公尺,兩拱各高50、25公尺,採不對稱配置,是國內雙跨距最長的鋼拱橋。寬8公尺的橋面,除人行道、自行車道、花台植栽區,另以懸臂式規畫四座弧型觀景平台。

從斜坡自行車道,牽車慢慢走上了橋上..

寬敞的橋面,人車分道設計,吹著早晨沁涼的微風,腳踏車騎在上面還蠻舒服愜意的. 橋上的設有景觀平台,可眺望整個大漢溪河面,不遠處有另一座新海橋,是原本單車客要過橋必經之路,現在有了新月橋,以後也不用再推車,爬那個難用的階梯了!




在橋上停留休息片刻,拿起手機看一下時間,居然發現這裡有 Taipei Free 無線 AP 訊號,還真是佛心來的~

此時用免費網路上網瀏覽網頁,無意間發現了"新莊郡大觀"地圖,此時眼睛一亮,突然覺得好像是挖到寶,而新莊老街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反正閒閒沒事就去晃看看吧~

(遠流出版社,1930年代的《台灣鳥瞰圖》)

新莊老街放大圖

網路資料:
清朝年間大崁科溪(大漢溪)尚未淤積,新莊位於淡水河潮流進入台北湖的中點,許多船隻在此轉運貨物,成為大台北平原的市場中繼站。
尤其在康熙中期又與大陸對航社船,更帶動地方上繁榮。當時新莊有幾處重要的碼頭供船隻停泊、卸貨,慈祐宮前便是重要的碼頭所在。另外,廣福宮、武聖廟前也是渡船據點。

依照地圖新莊舊港位置,首先來到了利濟橫移門


早年大漢溪兩岸每逢大雨必淹水,所以有了興建堤防的防洪設施,而大漢溪4米多高度的水泥堤防,實質避免淹水之苦,也無形讓老街和大漢溪間歷史的情感受到了阻隔。

多年前老街居民開始提議,希望在堤防上開水門,並且讓慈佑宮的媽祖可以重新再見到大漢溪。
而這個願望終於在加強堤防結構之後,於民國99年3月15日 利濟橫移門竣工後得以實現。

現在新莊舊港碼頭位置除了淤積的泥岸,這一帶的完全已不復見,只能憑文史資料想像了。

《十八世紀的新莊港》畫,簡文仁創作

進入橫移門後,映入眼簾的是熱鬧的市場,這邊是舊新莊郡港口貨物集散地,也是最早開發的市集所在地.

1912年(民國元年,大正元年) ,日本政府在慈祐宮前成立「新莊食料品零售市場」,是「新莊市第一公有零售市場」的前身,也是新莊第一個官制的市場機關,
舊市場成立前,這裡是一片露天市場。雜糧類需要倉庫店面存放的商品,集中在米市巷販售;
蔬菜類銷售較快,較無倉儲問題,集中在露天市場設攤。




穿越過擁擠的人潮,看到古老的寺廟慈佑宮,俗稱「新莊媽祖廟」,祀奉天上聖母媽祖。

相傳建於清康熙年間的慈祐宮是三級古蹟,奉祀天上聖母媽祖,舊時正對著新莊港口,保護往來船隻的安全,媽祖不僅是航海者的守護神,更是新莊人精神上的寄託,因此新莊人對慈祐宮有著化不開之感情。

建廟歷史:
康熙25年(1686年),移民建小廟祭祀海神媽祖。
雍正7年(1729年),由於新莊成為台北地區重要港口、貿易重鎮,新莊富裕,民眾特至福建運來建材,將小廟改建為大廟,命名為「天后宮」。
乾隆13年(1748年)新莊街發生大火,「天后宮」亦遭池魚之殃,乾隆18年(1753年)重建完成,並依風水之道,加設池塘,以防火災,並改稱為「慈祐宮」。
光緒元年(1875年)、臺灣日治時期昭和2年(1927年)、昭和11年(1936年)、1965年陸續進行修建。逐步完成今日所見的規模

慈祐宮祀有媽祖與千里眼、順風耳兩侍神,伽藍爺、福德正神、哪吒太子、十八羅漢、觀音佛祖、韋馱菩薩、達摩祖師、山神、四海龍王、註生娘娘、地藏菩薩、歷代祖師、功德施主。
宮內生動活現的雕龍畫棟,塑造精巧細膩的鳳鳥花木、故事人像及前殿神社龍雕工等,前殿蟠龍圓柱與石獅風格獨具,是當時大陸師傅雕刻成後運送來台,為極具藝術價值的古蹟,且保有乾隆、嘉慶以下口匾、古碑、木刻楹聯等文物甚多,歷史價值極高,值得參訪細細欣賞。







慈祐宮裡面有個特別的石碑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所立的"聖母香燈-奉憲立石"碑,說明祭祀的重要性及附近店租與渡租要做為廟裡香燈持續的費用,並列出金額繳交的明細,又名「渡稅店租額碑」,看出新莊慈祐宮及慈祐宮所在的新莊街在當時大台北民居生活和交易的重要角色。

廟內陳列的刀槍武器

鎮火池

乾隆十三年(西元1748年)新莊街發生大火,廟宇及民房慘遭波及,災後居民發起重建,希望引用後村圳水源;同時為避開「火神」,於是在慈祐宮正殿後方開挖上百坪的池塘「鎮火」,取名「鎮火池」。
目前看到的樣子是民國98年(2009年)改建過,已不是原來舊時樣貌。

話說,咸豐三年(1853年)漳泉械鬥,新莊泉州人與板橋漳州人講和,雙方大老和解。林本源家族(板橋林家)的林國芳就請新莊慈祐宮媽祖分靈到板橋祭拜,後人因而建了板橋慈惠宮。為示紀念,新莊慈祐宮與板橋慈惠宮還廟門相對,彼此遙望。

此時,走出慈祐宮,無意間看到排隊人潮,看了一下排隊源頭,原來是在排隊買燒餅油條.

此時肚子咕嚕咕嚕叫,才想起一大早還沒吃早餐,帶著好奇心就跟著隊伍後面走,因為燒餅油條都是現做現賣的,前面有些人一次買了十幾個,油條剛炸起來就賣完了,所以還是稍微等了一下下...

輪到我時,我只點了一份燒餅油條,看老闆用純熟老練手法,將剛出爐熱騰騰的餅皮,順勢把剛炸好的油條夾到餅皮內,然後打包付錢,過程其實不用幾秒鐘,只是每次現做出來一批,馬上就被5個、10個的數量買走,這也難怪要花這麼長時間排隊。


拿到看起來超飽滿的燒餅油條後,忍不住大口咬下去,軟Q有嚼勁油條,吃起來口感有點像兩相好,包上輕脆香酥的餅皮,搭配起來相輔相成,還真好吃....
真不枉費花時間排隊,才能嘗到如此美味,下次再經過一定會再來光顧.

而早餐店旁邊是新莊派出所,地圖上面的標示郡役所位置,郡役所為日治時期的行政及治安機關。

比對了舊照片後,才發現此建築居然是從日據時代留下來的。

(取材維基百科)

而新莊分局後巷,還看到一間很日式風格的木造房,網路資料得知是以前日人的宿舍,

木造房對面的原本是地圖上的'街役場",現在已經完全看不出來原貌,取而代之的是農會辦公的水泥建築大樓.

在新莊郡大觀地圖上,有個三山國王廟吸引我的注意,所以沿著老街直走,看到的是一間跟慈祐宮完全不同感覺的寺廟,廣福宮的外觀樸素,無華麗雕樑畫棟,香爐上輕煙裊裊,質樸典雅的內殿,讓人好像來到武俠小說古廟的感覺,看了一下資料, 哇~ 國家二級古蹟耶~





清康熙年間漢人來新莊開墾,主要以泉、漳州人及潮州客家人為主。當時漳、泉、潮州移民有不同的宗教信仰,當時移民因為離鄉背井,帶來不同的宗教廟宇儀式,造就現在新莊廟街的特色地景。

泉州人有兩種信仰:一種是正統的神祇,以祀奉媽祖為主,於是移民落腳安定後便籌建新莊慈祐宮;
另一個則是民間習俗信仰,靠港放王船的王爺系統廟宇,於是籌建了今日新莊老街街頭的保元宮。
漳州人則是以開山聖王廟祭祀為主,選擇在新莊街興建武聖廟。
而廣東潮州人雖然勢力不及閩南人,但在粵人劉和林、劉承纘父子開鑿劉厝圳成功,有足夠的資金及能力,便在乾隆45年(1780年)興建三山國王廟做為粵人信仰中心,

相傳南宋末年,宋帝為了躲避元兵追擊,一路逃難至廣東,傳說當地巾山、明山、獨山的神靈化為神兵,擊退元兵,使宋帝倖免於難,因此宋帝詔封為「三山國王」。
三位山神是廣東潮州府轄下九縣人民的守護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收,至此而後,受到當地粵籍百姓的敬祀。
隨著潮州客家移民來到台灣,於是也把家鄉三山國王廟的”爐香”攜帶渡台祈求庇佑。三位山神是民間自然崇拜產生的神祇,本來並無具體形象,來到了台灣之後才開始塑神像加以膜拜。

道光年間因為泉漳械鬥日趨嚴重,在道光14年(1834年)波及到新莊,粵人被迫撤桌到桃園中壢一帶,劉厝圳被轉賣給陳源興,三山國王廟也逐漸乏人問津。

光緒八年(1882)三山國王廟遭受祝融之災,焚毀於一場大火之中,一直到了西元1888年才再由新竹新埔潮州籍人士陳朝網先生發起重建,及至昭和十一年(1936)重修完成,後改稱為「廣福宮」。
廣福宮具有新莊廟宇獨有的建築特色,前殿高於後殿的建築設計,木作彩繪少,保存建材原色,棟架、斗拱、瓜筒等設計富有濃厚的潮州建築風格,充滿了濃濃的客家味。


廣福宮內「奉兩憲示禁碑」古碑
乾隆15年(1750)年,劉偉近、劉能詒所設立的「奉兩憲示禁碑」,公告官府明令禁止歛派滋事

穿越小巷道來到中正路上,新莊國小在大馬路對岸,看起來應該就是地圖上的公學校,公學校地圖旁邊標示著大眾廟,所在位置就是新莊人最熟知的地藏庵.

地藏庵牌樓

牌樓背面寫著大眾廟

新莊地藏庵又稱大眾爺廟,是新莊地區最大的廟宇之一,主祀的是地藏王菩薩與文武大眾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頭前庄檀越陳謙興捐塚旁土地建廟。


每年農曆5月1日是大眾爺平安祈福日,也是新莊一年一度最大的的遊行祭典日,此日前兩天晚上舉行大眾爺「暗訪」的活動,會有七爺八爺的「暗訪」宗教儀式,驅除鬼神,在眾神明遶街中,分發「鹹光餅」(繼光餅)給大眾,以祈求大家如意平安。整個活動會在五月一日達到最高潮,沿街的廟宇如新莊福德祠等,會隨大眾爺組成遶境隊伍,祈求新莊在來年趨吉避兇、行事平安。此外,在農曆七月廿九日,也會舉行普渡法會,為無主孤魂普渡,這也是新莊一年一度的盛會。

地藏庵旁是日治時期神社舊址,現已變成日本車商用地。日本神社某些文物,還保留在地藏庵內,例如: 門口神社狛犬、巷道上的石燈、神社的社轎。

在庵中亦珍藏日本天皇所賜神轎模型兩座,展示於側殿二樓,金碧輝煌、靡足珍貴。

地藏庵百年黃金神轎


石燈籠

背面的已被塗抹的"昭和十三年"十月建之的字樣,依稀可見。

地藏庵大門的抱鼓石

抱鼓石,又稱門鼓、石鼓、螺鼓石,門枕石的一種,是放置於寺廟、住宅等建築的門檻兩旁之圓形石雕,可以穩固門面。鼓面常刻有螺旋紋,故又稱為螺鼓石。傳說有壞人進入廟中,門鼓即會嘎嘎作響喔。鼓面也刻龍鳳、花鳥等紋路。

狛犬

看過了大眾廟後,接著騎車晃回新莊路,在路頭轉角看到了保元宮

保元宮創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歲次丙申(西元1776年)農曆三月十八日,主祀池府王爺暨中壇元帥(李哪吒三太子),俗稱王爺宮或太子爺廟。
宮址所在地往昔稱為(茄冬腳),而鄰近為水運碼頭所在地,是竹子集散中心,故又稱為(竹子市)。
據傳往昔興直堡新塭庒對岸王爺入港,後來該庒發生大水王船神木漂流至保元宮現址,因新庒街民深感受其庇護而神顯赫;遂由八里坌分館口張宿南會同新庒街民四方集資,於清乾隆四十一年(西元1776年)桐月在神木漂處即今保元宮建廟。
又另傳因新庒位於淡水西北側凹岸水患頻繁,而相傳池府王爺能鎮水患,民間信奉為除災驅害之神;又是工人船夫等守護神,所以於清乾隆四十一年在現址建廟。

保元宮前的淡分憲示禁碑,立於道光17年(1837年),新莊為當時北部農產重鎮,主要是禁止當時農人不得對張厝圳(永安陂圳)有截流或塞狹圳道的行為。

離保元宮不遠的地方,有一家醒目橘色招牌的百年老店--阿瑞官粿店

當時曾流傳一段話: 阿瑞官本來住唐山,唐山壞景氣;搬來新莊竹子市,街頭巷尾喊粿。

阿瑞官粿店傳承由第一代蘇瑞在新莊老街沿街叫賣「發粿」,人稱阿瑞嫂開始,傳承至第二代蘇力,改專賣蘇力阿嬤最擅長的碗粿持家。
到第三代蘇添福發展出紅龜粿的好手藝,傳承至第四代蘇文明,開始創新改良,與不斷的嘗試新口味與口感,研究4年做出了目前阿瑞官粿店的人氣商品芋粿巧,並堅持以料好實在、物超所值及研發創新的觀念和精神,傳承給了第五代蘇宏仁。
目前阿瑞官粿店,已擁有獨立店面,每日固定有芋粿巧、草仔粿、油飯現做、現賣,還有創新養生高纖的南瓜粿、有(芋頭.地瓜.梅干菜口味)等等人氣商品。

平常我不太愛吃糕粿類的東西,不過看到店內的芋粿巧好像很好吃樣子,就買了幾個帶回家嘗嘗看.
之後回家馬上蒸熱來吃,真是意想不到的好吃,芋粿巧裡面的芋頭是塊狀的,吃起來有十足的芋頭香,吃了一顆就蠻有飽足感了,不過實在是太美味,又吃了第二顆,結果肚子好撐呀~

回老街路上看到一間翁裕美麥芽糖的招牌,因為沒開店所以照張像就晃過去了,回家網路一查,沒想到這是老新莊老街最早的三大產業之一 ( 三大產業:糕餅業、豆干、麥芽糖. )

翁裕美麥芽糖
民國前十一年就創立的翁裕美商行,現已傳到第三代,這裡的古早麥牙糖至今仍遵循百年古法製作,
質純味美,日產一萬斤,多提供給食品工廠,如知名川貝枇杷膏。
散客到這裡可以買到裝罐麥芽糖,可直接食用、夾餅或拌米香,不必冷藏,室溫下可放置一年,但可得小心螞蟻成群而至,最好用隔水放置的方式加以保存。

從廣福宮前的思明街,來到地圖上的渡船場,眼前只有高高的防洪堤.....
爬上環河路的陸橋,一眼望去沒看到有任何碼頭的遺跡,但在巷弄間,看見了當時先人在碼頭收帆繫船及休憩納涼的大榕樹。



小巷盡頭看到一間文昌祠.

文昌祠創建於嘉慶18年(1813),是淡水廳繼竹塹城(新竹)興建文昌祠之後,所創建的第二間文昌祠,反映出新莊當時的地位及文風之盛。

文昌祠最初設於老街慈佑宮(媽祖廟)的右後方,光緒元年(1875),因增設義私塾,以教育培育地方人才,舊址空間不足而遷建於現址。 文昌祠從此成為新莊地方的文教中心。
直到日本統治台灣,日本人設置「台北國語學校新莊分教場」,即以「文昌祠」的義塾做為臨時教室,後來才成立「興直公學校」(國民小學),即今日「新莊國小」的前身。

前殿大門未設置石獅子,而是以一對巨大的抱鼓石做為穩定門座之用,壁堵雕飾為傳統的螭龍圈捲紋透雕木窗。門柱上亦無門聯,表示不敢在文昌君前賣弄文章。

廟內正廳懸掛的古匾「世範儀著」,是道光4年(1824)新莊縣丞詹英所題。

文昌祠的前埕右側有一座水泥磚砌的傳統敬字亭。

* 敬字亭,亦稱為惜字亭,在台灣多稱為聖蹟亭,客家地區稱敬字亭。與用於燒金銀紙的金爐不同,敬字亭是用於燒毀書有文字的紙張的地方,是古人「敬惜字紙」理念的體現之一。

沿著碧江街走,看到一間老舊磚瓦蓋的屋子,然後又晃到一戶人家,門前貼了兩張對詞. 原來這裡是新莊舊時戲班雲集的戲館巷。
台灣出名布袋戲,傳統金光創時機;南北共同來發起,藝術高昇正當時。
新莊出名鹹光餅,豆干世界第一名;正宗偶戲有車拚,大鼓响出太平聲。


在台灣的傳統布袋戲班中,除李天祿所組的「亦宛然」外,北部地區以大正二年﹝1913﹞由許天扶所組的「小西園」最為人稱著。而小西園的發源地正在戲館巷內。




穿越過小巷,就看到一間賣餅的老店,店面擺滿了像甜甜圈的圓餅. 原來這就是有名的鹹光餅。

鹹光餅又稱繼光餅,相傳是明朝名將戚繼光,在浙、閩、粵沿海諸地抗擊來犯倭寇,因伙夫做飯時灶煙昇起引得倭寇來襲,戚繼光為了要克服此問題,便叫伙夫做些烘乾以便儲存的乾糧,餅中以繩穿成串,以便士兵們攜帶。
後人為了紀念戚繼光將軍的睿智,便將這種餅命為繼光餅。

話說,鹹光餅是每年新莊地藏庵文武大眾爺暗訪及聖誕日遶境出巡時的必備之品,原由廟方或還願信眾購買,經幫「官將首」開光的法師以指印敕後,再交由「官將腳」沿街分送,具有吃者平安的功用。
據傳,經官將首佩帶於脖子、腰間及武器上的鹹光餅具有吃者平安的功用所以官將首會將鹹光餅掛於頸上,讓大眾上前搶食,稱為「打八將」。
後來則演變成祈福或還願的信眾買來拜拜,於大眾老爺出巡時沿街分送平安給大眾,吃了可以保平安、祈福。鹹光餅也因此加了祈福效果。

*「官將首」是「增將軍、損將軍」的合稱,最早起源於新北市新莊地藏庵(大眾廟),相傳官將首原為兩個妖怪,後來被地藏王菩薩收服成為座前護法,稱為「增、損」兩將軍;新莊街官將首「損將軍」臉譜為青面,手持三叉戟,「增將軍」則是紅面,手持虎牌及手銬,最早為二人陣式,後來「增將軍」一分為二,另位增將軍手持火籤和手銬。

餅店斜對面還有個小巷,路口招牌寫著挑水巷

挑水巷指新莊路276-278號間的巷道,連接新莊街與後村圳(景德路)。在自來水未普及以前,後村圳是新莊街居民用水的主要來源之一。挑水巷是五十六坎地區少見的巷道,自然成為挑水最常經過的地方。挑水巷應不只一條,只不過這條巷道的功能與聲名比較大。挑水巷寬度只容二人錯身而過,令人想起鹿港的「摸乳巷」。

挑水巷底存在老街碩果僅存的隘門遺跡

*『隘門』以前的居民為了保衛生命財產,家的隘門,於是在自己的勢力範固四周設置隘門,在發生群族衝突的時候,只要跑進了自對方就必須放棄,不得再追趕,這就是鹿港人所說的:「怙惡不過隘門」,因此大街小巷遍佈的隘門,變成了早期新莊街的一大特色。

萬華地區相同功能的隘門照片 (萬華區史館-原照為松山虔三攝影)

回到街上看到日式風格建築--林泉成古厝
林泉成(地理師):成明堂為新莊最早開設的地理擇日館,承續著祖傳的技術,從林精元授男振裕孫辰輔已有一百廿餘年歷史。


接著看到米市巷


舊時新莊平原產米,熱鬧的新莊街是日常品交易地點,更是米糧批發中心,這條窄巷就是舊時搬運米糧的通路,也是農民販賣剩餘米糧的地方,據說板橋林家始祖來台之初就是在新莊經營米鹽生意。

米市巷的巷底,有棟紅磚樓房,原本以為是一般的民宅古厝,但是走近可看到裏頭擺設著燭火香案,馬上網路查了一下,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原來這兩層的磚樓可大有來頭。

清朝時期,這棟房子原是在米市巷的碼頭工人做為休息的寮房。
漳泉械鬥之後,新莊成為泉州人的地盤,而大漢溪對岸的板橋則是漳州人的勢力範圍;新莊人為防範板橋的漳州人,於是在樓上設立瞭望台,做警戒之用。
日據時期,這棟樓房改為「潮江寺」,做為寺廟,使用迄今。目前二樓供奉觀音佛祖,樓下則為福德祠,供奉土地公。

隱藏在此巷弄內的紅磚樓房,完整見證了新莊舊碼頭的興衰發展歷史。

在新莊郡地圖最左邊標示一間武廟,《臺灣通史》記載:「新莊武聖廟,係在清乾隆廿五年(西元1760年),由貢生胡焯猷在興直堡新莊倡建,祀漢壽亭侯關羽。」

武聖廟供奉關聖帝君關羽及其子關平、部下周倉,清咸豐年間毀於大火,直到同治年間重建,目前是2001年重修後的面貌。

武聖廟的建築與其他廟宇最大的不同在於不畫門神,因關公本人就武藝高超,不需他人保護。

大門飾有108顆門釘,象徵三十六天罡及七十二地煞,門釘原本功用是遮掩門板上的釘頭,現多做為妝飾用。108為九的倍數,九是最大的吉數,此種裝置是遵循古制的門扇作法。

武聖廟雖經多次重修,卻仍保留下不少重要碑匾與古物。
包括:同治七年(西元1868年)重修時之捐獻碑、同年新莊縣丞郭志緯所撰之重修與置產二木碑文;
另有「萬古精忠」匾,傳說是沈葆楨所書,以及朱文公筆蹟壁書「忠孝」、「節義」。在古物方面,有神位數座、大型古算盤及傳說中的五百年古銅淨香爐…等,




石柱牌坊

五彩龍鳳金爐

龍柱有趣的表情...., 吐舌頭耶

據說此龍柱,龍的眼睛未開光,因為怕龍開光後會飛走,所以故意把眼睛部份做的特別突顯出來。

高雄氣爆廟方捐款善行

接著,穿過了繁忙的新泰路口......

看見一間擺放農用工具的店面:日日用打鐵店

民國三年,王金磚在新莊開設打鐵店,原名為「金日用打鐵店」,以製造鏟、鋤、犁、耙、刀等農具為主,現傳承第三代,改名日日用打鐵店,至今仍以傳統打鐵方式製刀,以白鐵、黑鐵內包鋼片製成,所製造的鐵器經冶燒、鎚鍊、削刀及熱處理後敲打,其堅硬度鋒利無比,非常的耐用。

在打鐵店前,不經意可以聞到濃濃的豆香味,想起先前看到對聯上的"世界第一名豆干",應該是比喻這裡吧.

尤協豐豆干廠
工廠面積只有十餘坪的尤協豐豆干廠,卻是清同治年間就在新莊街開業的百年老店,至今仍遵純手工循古法製作,從磨豆、發酵、烘烤、切割、油炸等全都手工製作,用原子碳作為煮豆的燃料,碳烤的清香味加上豆腐本身淡淡鹹味是其特色,因為是手工作業,所以產量不多,主要是批發給攤位商號販賣。




離這裡不遠的新莊中正路上,還有一間老字號的製鼓廠-响仁和鐘鼓廠


由阿塗師王桂枝創立的响仁和鐘鼓廠,可說是新莊的代表性特殊產業,從鼓身製作、燙牛皮、消牛皮、製鼓膜、麻繩繃鼓、踩鼓、擂鼓、試鼓聲和調鼓音等,都在工廠內完成。

鼓廠第二代傳人-王錫坤師傅正在製鼓.

中式鐘鼓最早以供應寺廟為主,新莊廟街許多寺廟內的鐘鼓皆可看到"响仁和"的名號。後來表演用鼓甚至都是"响仁和"製作的,例如:是朱宗慶打擊樂團、雲門舞集、優人神鼓等表演用鼓,

新莊武聖廟裡面的大鼓

慈祐宮用的鼓也是"响仁和"的...

地藏庵的鼓,也都是出自於"响仁和".....

"大鼓响出太平聲" 剛好是對聯最後一段話,至此終於圓滿達成新莊老街的知性巡禮。

晃了這麼多地方,頭都暈了,回家畫了一張位置圖,有興趣人可以參考看看 !!

新莊老街有這麼悠久的歷史、古老的廟宇,還有老街上的美味、傳統老店。這些豐富的人文古蹟,都是重要的文化資產,我們可以從中瞭解、見證過往的繁華歷史,與曾經走過的悠久歲月!
從人文歷史、生活及商業行為構圖,不折不扣地是為新舊交融的特色生活商圈。隨著新莊捷運開通,台65線快速道路完成,正在興建中的機場捷運,多項交通建設的開發,陸續影響著新莊的發展。
新莊老街現正存在著複雜的都更議題,要如何保留與再生歷史街區的文化樣貌,正考驗著新莊人&主事者的智慧。

================================================================
遊記還沒完,接著繼續往下走~

沿著中華路,騎車約5分鐘左右,可以看到新莊綜合運動場,運動場裡面設施完善,有籃球場、田徑場、網球場、籃球場、棒球場等,裡面的陽光大草坪更是親子運動好地方。









幾年前又剛完成的新莊國民運動中心主體建築,裡面新增多項運動設施,結合運動、娛樂、藝文以及觀光休閒等條件之建築,更讓新莊綜合運動場升級為多功能全方面運動休閒公園。









新莊國民運動中心
新莊區近年來由工業重鎮逐 漸轉型,住進新莊區人口密集數達十萬人以上,規劃興建運動中心,透過運動設施的興建,平衡城鄉的發展,亦帶 動地方繁榮,而新莊國民運動中心是新北市首座運動中心。
於98年規劃興建,建築設計以綠化斜屋頂、垂直力桁架系統、太陽能 光電版、游泳池升降平台、多功能運動競技場等特色,以節能環保綠建築為訴求 。外觀美倫美煥兼具藝術、科技節能與律動之美,是一座結合運動、娛樂、藝文以及觀光休閒等條件之建築,亦是市民最佳運動休閒去處。
新莊國民運動中心位於新莊區公園路11號東鄰新莊捷運線,西鄰機場捷運線 ,運動園區內另有新莊棒球場、體育館、田徑場、陽光草坪、景觀台及景觀池等 設施。漫步綠化斜屋頂步道宛如登山眺望新光三越及101大樓盡收眼底,周邊景 色鳥瞰無疑。

回到中華路,繼續下一個目標,再經過三角公園後,來到了不遠處的中港綠堤。

中港綠堤,舊稱中港大排。 以前中港大排是條超大的水溝,因為原本是灌溉用的水圳,在工業化後新莊,已失去原本農業用途,隨著人口越來越密集,工業廢水及家庭汙水,經由下水道系統流入到此,導致大排內是污水黑不見底、臭氣沖天,以前人都稱此為中港臭水溝。

後來新莊有了「中港大排污染改善暨河廊環境營造工程」的重要親水與清水計畫。工程全長約2.3公里,結合治水、淨水與親水全方位設計,歷經2年整治,改善附近排洪、景觀、橋樑改善與生態廊道綠化等問題,接著園區綠美化及周邊自行車道建置,於100年12月竣工。現已成為民眾休憩運動親水公園。

清水公園入口標示要注意, 自行車不能進入,只能在綠堤兩邊騎乘,腳踏車可以放在自行車停車區,然後再走樓梯下去 ~




大排中段的地方有個造型特殊圖騰, 看起來像戴官帽的河神,後來查資料發現,原來這是中港綠堤守護者,守護者的造型是依照中港大排鳥瞰的整體樣貌塑形而來,並融入新莊地方官將首的圖騰與色彩,創造出清水守護者的意象。

中港大排願景館,伴隨中港大排整治與副都心發展,作為中港大排參訪門戶的願景館也配合進行價值轉型、空間整備。除了原有的科技互動設備,願景館增加展覽區、閱覽區、會議區等,成為多功能環境教育中心。

像魟魚又有點像風箏造型的橋上藝術。

彩虹隧道

堤岸上的自行車道

晚上的美景




偶像劇 "回到愛以前" 取景拍攝畫面 (不說你不會想到是在新莊吧 !! )

看了這麼美的畫面,是不是跟你想像的新莊不太一樣呢? 有機會到新莊騎車吧~ 順便來趟知性之旅~

~完~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muko90 的頭像
    jmuko90

    2016【韓劇】奶酪陷阱劇情簡介及人物介紹奶酪陷阱 EP03 預告奶酪陷阱 線上看奶酪陷阱(捕鼠器裡的奶酪) 第1集

    jmuko9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