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邵逸夫,一個時代的傳奇,而邵氏電影,也永遠的銘刻在香港電影的史冊裡,熠熠生輝,就如張徹在《張徹回憶錄—影評集》中所說,『邵逸夫在香港的電影史上很重要,香港的電影史可說由他改寫!現在的電視史上也占重要篇幅』。
邵逸夫的三重身份
第一重身份:影視大亨
根據新華資料綜合報導,不久前,本港傳媒評選娛樂圈中「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六叔位居榜首。這不僅是因為他是本港「娛樂圈明星」中唯一年齡過百的人瑞,更重要的是他所執掌的TVB王國是目前亞洲最大中文節目內容的供貨商,在本港有著近乎壟斷的競爭態勢;「邵氏出品」的影響力,甚至在港資還未全面啟動北上掘金潮之前,便已先行滲入內地,TVB製作的《霍元甲》、《射雕英雄傳》等電視劇在上個世紀80年代的大陸引發了萬人空巷的盛況,至今仍被一代人奉為『經典』;香港演藝圈的『黃金一代』也基本出自邵氏,如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劉嘉玲等等。
不僅如此,邵逸夫對推動香港電影的發展亦功不可沒,他可以被視為是華人電影史的『活古董』。在上世紀的二三十年代,他與幾位兄長聯袂稱霸整個東南亞的電影市場,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爪哇、越南、婆羅洲等地擁有110多家電影院和9家遊樂場。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攝製完成第一部有聲片《白金龍》,開創了大陸電影史上有聲電影的新紀元。
由邵逸夫獨掌大權的局面始於上世紀60年代。1957年,他只身赴港「創業」,一年後,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20世紀六七十年代,邵氏兄弟出產了1000多部電影;在日本、泰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200多個發行網點,專門放映邵氏公司拍攝的大陸影片;當年風靡亞洲的影星,如胡蝶、阮玲玉、李麗華、林黛、凌波等無不出自邵氏門下。可以說,邵逸夫締造了香港影視的黃金時代。在香港的文化史上,他是一個即使再過一百年都不可被忽略的標竿性人物。
第二重身份:富豪榜常客
與時常出現在娛樂版頭條的「明星」身份相比,六叔或許更鐘意被視為是一名成功的商人———捱得苦、做事勤勉、精通業務、市場敏銳度極強、對成本錙銖必較,老一輩港商的致富之道在他身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拍電影、賣電影的人大多喜歡以『文化人』自居,六叔倒願意誠實地承認自己是一個生意人。影評家們常常指責邵氏出產的影視作品『媚俗』,缺少藝術價值,產量大、傳世少。但僅以商業價值而言,專走小市民路線的『邵氏出品』稱霸香港電影市場近二十年;常被斥為盛產肥皂劇的TVB,也能常年坐擁本港收視率和廣告收入之首。
2003年 將軍澳電視廣播城開幕,當年特首董建華(右)前來祝賀。
關鍵字: 花生網 今日人物 邵逸夫 電影 TVB 香港 古董 影響力 娛樂圈 明星 大陸 人瑞 大亨 娛樂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