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仁愛鄉深山的「小提琴村」,在對抗窮困之外,還要對抗另一個天災:河床每年以兩公尺的速率在增高,若遇到像八八水災等級的雨量,村民安全將受威脅。
親愛村村長洪文全(左)與村民站在河邊,看著因淤積而面目全非的溪流。 (攝影者.程思迪)
《商業周刊》一三六五期封面故事南投縣「小提琴村」的孩子,除了須對抗社會結構,其實也面臨著自然環境的威脅。
秋冬交會之際,驅車進入親愛村前,須經過一個岔路口,兩邊都是通往濁水溪上游的小徑,但看到的景象,卻彷彿兩個世界。
一邊往奧萬大,看到的是一整片的楓紅,以及萬大水庫所照映出的湖光山色;另一邊進入親愛村,雖然山色依舊,但看到的卻是灰黑混濁、孱弱的溪流,以及被泥沙淤滿的整片河床,第一次來這的人,幾乎都會問:這真的是台灣母親河濁水溪的上游嗎?
親愛村的村民,這十多年來,也有同樣的疑問。不斷崩落的山石,與一再淤高的河床,讓他們擔心,一旦再碰到八八水災那樣的雨量,「我們會不會是下一個小林村?」
惡化:河床年年墊高
水面上升,老人小孩都敢跳
「陳老師(指親愛國小老師陳珮文)的爸爸是土木技師,這附近他以前都量測過,知道很危險,一直反對我們上來教書,」親愛國小老師、陳珮文的先生王子建表示。
白天,親愛國小常縈繞悠揚的提琴聲,但每每在雨季夜晚,伴著村民入夢的,卻是轟隆隆的土石崩塌聲響。
南投縣仁愛鄉的親愛村,位於濁水溪上游,村內的三個聚落:親愛、萬大與松林,四周都被濁水溪上游的溪流環繞。本來應該是碧水環抱的優良地理位置,但十多年來,卻因天災與人禍,使得原本山高水急的上游,竟變成處處積沙的混濁淺灘。
跟著親愛村村長洪文全來到溪邊,他指著遠處五十公尺用沙包及圍牆搭起來的警戒線說,「水如果高過這裡,就會全部淹上來了。」十幾年來,親愛村附近的河床,因為泥沙淤積,至少比原本墊高了近三十公尺,近幾年,河床更持續以每年約兩公尺的速率增高。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