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獲科技報橘授權刊登,原文出處
機器人大量進入生產線取代勞力,從美國各個工廠紛紛擴建給「機器人員工」活動的空間就可以看出來。經濟學家Tyler Cowen在〈Who Will Prosper in the New World〉這篇文章裡分析,在「機器人經濟學」中,究竟哪些人會因此得利,哪些人不會。得利者包括認真的人、願意相信機器判斷的人、有行銷手腕的人、有行動人的人、有細緻觀察力的人、不幸生病的人、不需要金錢的人,以及政治極端分子。
不管怎樣,機器人時代到來,唯有正面擁抱它,並在這個世代中尋找自己的發展機會,才不會淪於淘汰命運。
機器人技術正夯,因為可節省人力、增加效率,所以各大廠商引進越來越多機器人協助生產。機器人不會喊累,也不會吵著要加薪,甚至就直接住在工廠裡,但現有廠房對龐大眾多的機器人來說,似乎太小太擠了點。
其實,機器人和人類一樣,需要足夠的活動空間。
美廠擴建,讓機器人住得自在
工廠越來越仰賴機器人生產,好拓展商業版圖,為了解決機器人的住宿問題,製造商開始向下挖深地板、挑高天花板,好迎接大批機器人進駐。
這些改變不只是為了放置休息中的機器人,也是為了讓機器人上工時也能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部分機器人需要32呎(約9.75公尺)高的移動空間,幾乎是舊式廠房的兩倍高,梁柱間的距離也需加寬,好讓機器人能來去自如。
機器人親上生產線,讓人類員工安全工作
美國保險箱大牌SentrySafe總部位於紐約州羅撤斯特市,廠房裡,焊工不需穿戴隔熱手套和面罩,生產線的焊接工作直接交由點焊機器人,焊工只需要在20呎(約6.1公尺)外的裝配線待命。這個點焊機器人重達1噸(1000公斤),高達8呎(約2.44公尺)。
擴建原廠房、引入機器人,以保競爭力
去年秋天,美國專門製造燒烤爐的Weber-Stephen Products拓建了伊利諾州亨特立市的廠房,增加了50,000平方呎(約4645.15平方公尺)的空間存放大型機器。公司的全球行銷總監Mike Kempster說明:「為了和亞洲廉價勞工競爭,這是我們保持優勢的重要手段。」
Kempster還說:「我們需要先挖出大凹槽和地基,再填滿大量鋼筋混凝土,才能挺住壓榨機的重量」,因為機器設備實在太巨大了。於是,亨特立市的廠房真的就向下挖了30呎(約9.14公尺),並灌入20呎(約6.1公尺)的鋼筋混凝土,這項浩大工程費時半年左右。
福特汽車(Ford Motor Company)也跟進,密西根州Flat Rock裝配廠的翻修計畫裡,5.55億美元(約新台幣166.9億元)資金包含了600位機器人生力軍。製造工程部北美副總監Bruce Hettle說,機器人主要負責困難的抬高和搬運工作。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