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Maryalena Photography@flickr, CC BY-SA 2.0
1968年,在英國蒙斯見習軍官學校(Mons Officer Cadet School)學習時,我去過一趟醫院。出乎我意料的是,我遇到了一位醫生,能講一口流利的阿拉伯語。我了解到他才來英國,所以問他是打算回國還是留下。他用一句阿拉伯諺語回答了我的提問:「哪裡能謀生,哪裡就是我的家。」
那位醫生的回答讓我沉思了好久,因為它凸顯了理想化的「家園」和迫使人才背井離鄉的殘酷現實之間的衝突。
這位醫生是困擾發展中國家幾十年的「人才外流」現象的經典案例。這些國家耗費稀缺資源教育醫生、工程師和科學家,希望他們成為繁榮的推動力量。之後我們灰心喪氣地看著他們移民西方,同時帶走的還有國家的發展前途。
當然,選擇更好的生活是每個人的權利,無論他們想去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我們理解他們為什麼離開。機遇就像磁鐵一樣吸引著人才。
但對人才流失的國家而言,就好比陷入了無休止的惡性循環當中:他們需要人才來創造機會;但沒有機會,人才就會湧向西方的光明前途。事實上,聯合國及經合組織數據顯示,工作移民自2000年後上升了三分之一。現在九位非洲大學畢業生中就有一位工作生活在西方。很多人永遠不會回國,有專業技能的人出國的比例比普通人高六倍。
但現在情況出人意料。某些國家的人才流失狀況已經得到了逆轉,原因非常引人入勝,人們有理由對打破惡性循環、改變發展中及先進國家「希望和機遇」平衡的前景感到樂觀。
全球最大的線上專業網絡及招聘平台LinkedIn的一項全新研究,評估了註冊人才的國際流動狀況。排在首位的人才流向地是我的祖國阿聯酋,2013年人才淨流入達到1.3%。其他「人才磁鐵」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奈吉利亞、南非、印度和巴西等國。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留言列表